政府信息公开

广元市农业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第14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发布机构: 市农业局 发布时间: 2015-09-15 字体: [ ]

     

广农函〔2015178

杨云清委员:

您在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上的《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虚胖”问题的建议》提案,市政府批转我局办理。首先感谢您对我市粮食生产的高度关心。对您提出的建议,局领导高度重视,局长孙洪方亲自批示农技站负责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万亿斤水平,实现总量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正是有了这个前提,党和国家才有条件把农村工作的重心由过去长期解决吃饭问题、解决温饱问题,转移到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应当说我们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是与粮食问题的基本解决直接相关的。但近年来,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变化和进口优质低价粮食的冲击,国内种粮比较效益呈现出愈来愈地低之势,导致种粮积极性不高,一些影响粮食安全的隐患和苗头已经出现。比如你提到的种粮面积严重不足、无劳动力种粮、水利设施损坏年久失修等问题。

一、关于“虚胖”问题

为彻底挤出水分,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数据客观真实可靠,早在2012年四川省便对21个市州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全面调减,具体到广元粮食生产情况而言,主要是将2012年全市的粮食播面调减27.8万亩,产量调减16.66万吨,从2013年起粮食生产的所有数据便以2012年调整后的数据为基础,2014年广元粮食产量为135.5万吨,但仍然低于1998年(即16年前)的136.4万吨。另外,从土地确权登记情况来看,实际耕地面积远远大于统计面积,故现在粮食产量基本没有虚胖的成分,甚至低于真实产量。

二、关于“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的建议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一是市委将稳定发展提升粮油产业纳入“3+5”八大百亿产业,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按照“3+5”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在大力发展五大特色百亿产业的同时,坚持巩固提升粮油产业等三大传统百亿产业不松懈,着力推进粮油产业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化,积极推广粮经复合型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了粮油产业与特色产业同步发展,结构不断优化二是市政府20147月出台广府发〔201419号文件,在全市规划了三个粮食产能区,即南部低山丘陵区、中部河谷走廊区和北部中山生态区,明确提出开展11项主要能力支撑建设工程,即水利建设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种业提升工程、高产高效创建工程、生产组织创新工程、科技支撑示范工程、农机化推进工程、机电提灌建设工程、重大病虫害防控工程、气象保障工程、粮食收储及流通体系工程。目前,市政府就如何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意见》(川府发〔201534号)已责成市农业局和市粮食局等部门研提贯彻意见,预计正式文件将于今年8月出台。

三、关于“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建议

针对十年九旱是广元农业灾害的基本特征,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一是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新建乐园、双峡湖、曲河、大寨、雷家河、鱼洞河、万家峡等7座中型水库,新建剑门关、杨家河、东阳沟、梅岭关等一批小型水库,启动建设亭子口灌区建设、武引二期相关项目,加强已成灌区改造,提高渠系配套能力,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因地制宜开展“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二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田网、渠网、路网“三网”配套建设,积极推进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三化联动”,努力实现农田排灌能力、农机作业能力、耕地生产能力“三力”提升。每年新建10万亩高标准农田,重点开展坡改梯、田型调整、农田排灌设施和田间道路建设,配套地力培肥建设,实现耕地地力提高0.5-1个等级,有机肥资源利用率提高10%以上,耕地粮食生产能力每亩平均提高50-100公斤。

四、关于“培育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以及改革粮食、良种补贴政策”的建议

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等全国5省率先启动对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三项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工作。主要目标为从2015年起将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用于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目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方案已正式出台,其主要内容为:一是资金来源为原农资综合补贴的80%、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二是补贴对象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三是补贴范围为行政区域内的所有耕地,但不包含下列三种情况:1.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2.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3.2年以上(含2年)抛(撂)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四是补贴标准为所有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均为补贴资金总额除以可以享受补贴的耕地总面积。五是补贴方式为补贴资金通过“一折(卡)通”直接发放到土地承包户。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重点支持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通过农业信贷担保的方式为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也可以采取贷款贴息、现金直补、重大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等多种补贴方式。由于省财政厅、省农业厅正在研究具体举措,实施方案还未正式出台。一直以来,包括以前的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以及现在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具体实施方案均由国务院或省政府制定,市县基本没有政策制定权力。

联 系 人:市农业局农技站站长  马逸风

联系电话:3267058

                      广元市农业局

                       2015年812

广元市农业局办公室                      2015812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