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发〔2016〕10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天然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区管委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4-2020年)》,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特色农业强市,推动农村脱贫奔康,现就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脱贫奔康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坚持“三年打基础、两年上规模”的原则,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强化涉农项目扶持引导,推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实现肉牛羊产业在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科技运用、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的新突破。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年出栏肉牛20万头、肉羊100万只。肉牛羊总产值100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33.3 %,其中生产产值50亿元、加工产值50亿元。
三、工作重点
(一)构建良繁体系
1.确立优良品种。坚持良种引进和杂交改良双措并举,依托全市现存肉牛羊养殖资源,加快引进和繁育适合我市发展的西门塔尔牛、蜀宣花牛、秦川牛和南江黄羊、简州大耳羊、黑山羊等优质品种。
2.健全良繁体系。实施基础母牛母羊良种工程,按照全市肉牛羊良种繁育规划和产业发展布局,在苍溪县、剑阁县新建或改扩建一批良种母牛繁育场,新建一批肉牛冷配改良站点;在旺苍县、青川县、利州区、朝天区、昭化区新建或改扩建一批一级种羊扩繁场、二级种羊扩繁场。到2020年,全市存栏能繁母牛30万头;存栏能繁母羊60万只;建成良种母牛繁育示范场12个,肉牛冷配改良站点50个,一级种羊扩繁场5个,二级种羊扩繁场15个 。
(二)优化区域布局
1.依托苍溪、剑阁两县丰富的秸秆和粮食资源以及配套设施成本较低的优势,重点发展规模化肉牛养殖。到2020年,每个县出栏肉牛超过10万头。
2.依托旺苍县、青川县、昭化区、利州区和朝天区草山草坡资源丰富的特点,重点发展规模化肉羊养殖。到2020年,每个县出栏肉羊超过20万只。
(三)推行适度规模养殖
1.支持现有适度规模养殖户增加发展投入,扩大生产规模,争创省以上标准化示范场。
2.鼓励城市资本、工商资本和返乡农民工投资新建或改扩建肉牛羊生态养殖小区,着力培育一批肉牛羊适度规模养殖户,发展一批家庭牧场。
3.鼓励适度规模养殖户带动周边散养户,支持当地贫困户发展,采取托管、代管或寄养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到2020年全市发展年出栏肉牛15头以上的适度规模养殖户1万户,出栏肉羊50只以上适度规模养殖户1.5万户;引导适度规模户向小区转变,到2020年全市培育年出栏肉牛500头以上、肉羊1000只以上的养殖小区达50个。
(四)加快产业化经营
1.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政策扶持,政府支持,招引一批资金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肉牛羊种畜和加工龙头企业。积极支持市内现有肉牛羊加工屠宰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股份制合作等形式,在积极开展肉牛羊屠宰初加工的基础上,拓展精深加工业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竞争力。到2020年培育肉牛羊产业龙头企业15家(其中种畜龙头企业10家、屠宰加工龙头企业5家),
2.大力发展肉牛羊专合组织。鼓励龙头企业、适度规模户和家庭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新建肉牛羊专业合作社,扶持现有专业合作社联结龙头企业和规模养殖场(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抱团闯市场、创品牌、开展肉牛羊产销对接服务,强化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到2020年,全市发展家庭农场2万户,专合社100个,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养殖农户代养比重达30%。
3.健全完善交易市场及冷链物流配送设施设备。依托现有肉牛羊交易市场资源和产业规划布局,在全市整合新建一批肉牛羊活体交易市场,建设完善一批肉牛羊加工配送、冷藏冷冻、物流运输等流通企业或专合社。
(五)发展饲草料种植
大力推广“粮-经-饲”三元种植模式, 加快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全力支持草地改良,积极发展人工和半人工草地,强力推进优质饲用玉米、黑麦草和苜蓿等优质牧草种植,全面提升优质饲草料的种植面积和载畜能力,建立草业和草品配送体系。到2020年人工种草累计面积突破30万亩、饲用玉米种植面积突破60万亩。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等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作物副产品利用率。到2020年秸秆等饲草利用率达80%以上。
(六)防治面源污染
以生态、循环、集约、特色为核心,按照生态优先、环保先行、统筹融合的发展思路,坚持牛羊养殖与生态保护、节能减排相统一,走农牧结合、种养配套、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路径,大力推广“畜-沼-菜”,“畜-沼-果”等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加大沼气综合利用、有机肥生产、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力度,降低排放总量,严禁在水源保护地进行散养,提升环保水平,实现养殖和环保双赢。
(七)突出科技支撑
1.建立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组建肉牛羊专家技术团队,开展养殖技术推广培训。到2020年,完成牛羊养殖实用技术、动物疫病知识培训等500场(次)以上,实现培训全覆盖。依托肉牛羊加工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产业发展领军人。
2.支持企业和农科院所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加强与川农大、省畜科院和省外知名农业院校的深度合作,重点围绕良种繁育、牧草种植、饲料配制、疫病防控、精深加工等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到2020年全市肉牛羊产业新型经营主体都能熟练掌握养殖和疫病防治关键技术,基本形成一套符合我市山区特色的肉牛羊发展新模式。
(八)确保产业安全
1.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工作责任制。重点加强肉牛羊口蹄疫、布病、炭疽、结核等重大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综合防控,强化基础免疫,加强日常补免,加大流调监测;严格调运及落地监管,严把引种检疫关,严控外来疫病传入。健全完善市、县区、乡镇和村四级动物疫情预警体系,加强乡镇畜牧兽医体系和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实现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网格化。
2.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肉牛羊,推行肉牛羊产业全程质量监管,规范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加大抽样监测,完善检测手段。严格养殖档案管理,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屠宰加工环节监管,严厉打击生产、加工、销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保证牛羊肉品质量安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将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市政府成立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领导小组,每半年专题研究1次肉牛羊产业发展工作,及时解决肉牛羊产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定期通报各县区、相关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各县区要参照成立工作机构,落实工作责任,推动工作开展。
(二)强化协调配合
1.各县区政府负责把肉牛肉羊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的划定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农业部门负责积极争取肉牛羊发展项目,将肉牛羊生产相关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畴,在“菜篮子”工程、农村能源、现代农业等项目中优先支持规模化肉牛羊养殖场建设,积极引导支持肉牛羊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3.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做好规划指导、配合农业部门做好项目申报,结合国家政策投向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
4.财政部门负责安排肉牛羊发展项目和专项资金,从2016年起,市本级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500万元,重点支持品种引进、种畜场建设,扩繁场建设、冷配站建设等;各县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800万元,整合涉农资金不少于8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牧草种植、品种引进、适度规模养殖场建设、疫病防控及屠宰加工等。
5.商务、投资促进部门负责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完善投资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发展肉牛羊产业。
6.林业、水务、扶贫部门负责在木材使用、生态补偿、人畜饮水建设、扶贫开发等项目安排上与肉牛羊产业发展相结合。
7.环保部门负责在严把环境影响审批关的前提下,优化环评审批服务,做好粪污无害化设施建设的技术指导工作。
8.规划建设、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在坚持城镇建设体系、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优先支持肉牛羊产业发展用地需要,科学规划好肉牛羊养殖小区。
9.供水供电部门负责支持肉牛羊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严格执行农业生产水电价格。
10.银行业金融机构负责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采取专业合作社担保、联户担保、种畜抵押等方式,加大对肉牛羊加工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信贷投放力度,推动金融资源向肉牛羊产业倾斜。
11.保险行业负责创新保险举措,稳步开展肉牛肉羊养殖保险。担保机构要为肉牛羊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开展圈舍、肉牛羊等质押贷款担保,降低养殖风险。
12.农工委、经济和信息化、科技和知识产权、统计调查、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负责按照各自职能职责加强对肉牛羊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三)逗硬督查考核
各级政府要将肉牛羊产业发展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评范畴,完善目标绩效考评机制,层层分解落实任务。市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产业发展目标考核、建设标准、验收办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确保有序管理、有章可循。市政府督查室每半年围绕领导重视、资金投入、存出栏数量、规模饲养比重、龙头企业培育等重点内容开展一次专项督查,通报督查结果,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附件:1.全市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2.2016—2020年肉牛发展目标任务分解表
3.2016—2020年肉羊发展目标任务分解表
4.2016—2020年肉牛良繁体系建设目标任务分解表
5.2016—2020年肉羊良繁体系建设目标任务分解表
6.2016—2020年各县区肉牛羊产业化发展目标任务分解表
广元市人民政府
2016年5月20日
全市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改).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