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广元市农业局关于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第56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发布机构: 市农业局 发布时间: 2016-08-29 字体: [ ]

广农函〔2016〕237号

华昌桂委员:

在政协第六届六次广元市委员会上,您提出《关于加快广元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您提出的建议,局领导高度重视,并就您的提案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突出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定位,加快形成独具广元地域特色的优势农业产业”的建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科学研判,结合我市特色产业发展特点、优势,出台了《广元市特色产业强市发展规划》。构建并培育了“3+5”百亿产业,即稳定发展、巩固提升粮油、生猪、劳务三大传统百亿产业,统筹规划、突破发展红心猕猴桃、木本油料(核桃、油橄榄、山桐子)、蔬菜(含食用菌)、茶叶烟叶、土鸡等五大优势百亿产业;创建并营销了“7+3”特色品牌,即“广元七绝”(苍溪红心猕猴桃、苍溪雪梨、米仓山富硒富锌绿茶、青川黑木耳、朝天核桃、剑门关豆腐、广元油橄榄)和剑门关土鸡、广元纯黄茶、高山露地蔬菜。2015年,全市菜、果、茶等特色经作产销两旺,实现产值113.5亿元,比2010年增长22.6%,特色经作产业为农民人均新增纯收入296.8元。“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实施特色农业强市战略,打造具有山区特点的现代特色农业强市升级版,今年全市特色农业发展目标:新建特色农业标准化基地10万亩;实现猕猴桃产量12万吨、茶叶产量1万吨、蔬菜产量250万吨;出栏土鸡2000万只。

二、关于“突出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议

近年来,全市始终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加快完善普通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充分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深化“户改场、场入社、社接企、企连市”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规模。为此,市、县区两级都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意见》,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市上还出台了《广元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评价方案》(广农领〔2015〕18号),制定了《2015-2020年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目标和工作评价细则》和《广元市家庭农场市级示范场评定暂行办法》,开展了对新型农业技术更新培训、首批农业产业领军人培训和跟踪服务,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机制,提高了承包农户的文化素质和经营水平,提升了一批传统农民,引入了一批新型农民,培育了一批骨干农民,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化加快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家庭农场1502家,农民合作社达2665家,农业社会化服务超市294家;评选市级以上示范社累计达163家,省级示范场34家;培训职业农民1.6万人次,培育提升农业主题公园、农业精品线路、休闲农业景区、休闲农业重点乡镇29个和休闲农业企业、休闲农庄、星级农家乐等新型休闲农业经营主体290余个。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主骨架基本形成。
    三、关于“突出现代农业发展重点,不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全市结合土地整理、整合以工代赈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通过改善交通、水利条件,提高土地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逐年跟进。全市共建成高标准农田165万亩,排灌渠335千米,水源工程270处,机耕便民道680公里,维修改造提灌站3210台次。二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逐年跟进。全市按照每年新建一批、提升一批的发展思路,大力度统筹园区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园区建设的科学规划机制、专家评审机制、推进考核机制和各项指标体系。全市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78个,新启动7个现代农业园区基建任务完成60%,提升7个园区集成创新提质增效技术18项。三是农机化推广不断加大。全市共培训机手修理工2.5万人次,作业农机15万台。今年上半年完成机耕170万亩、机播6.6万亩、机械提灌11万亩。四是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全市农村沼气建设农户达38.9万口,占总农户的81%,建成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11处,新村集中供气工程11处,其它沼气工程157处,沼气服务网点达807个。

四、关于“突出现代农业发展支撑,高度重视科研应用推广”的建议

近年来,立足广元资源禀赋和自身发展实际,全市农业系统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科研应用推广上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创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领军人队伍。整合市农业部门中高级专业技术力量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组建了全市首批10个市级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团队和20名农业科技领军人队伍,明确了10大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和骨干成员64名的工作任务,建立了“首席专家+骨干农技人员+科技示范基地(园区)+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新机制。二是创新开展农业产业发展领军人培训工作。去年,我们在全市遴选了100名产业发展领军人,通过聘请农业资深专家集中授课、到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好的浙江、山东地区考察学习等一系列举措,对全市产业发展领军人首次开展了专题培训。今年,我们市县区两级联动,对全市739个贫困村村主任开展了现代农业专题培训,进一步强化了村干部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民脱贫奔康的新理念。三是加强农业科技合作和新技术集成与推广。积极与四川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茶叶研究所等全国重点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先后开展了巨龙998玉米新品种选育,苍溪长毛兔选育、剑门关土鸡选育等新品种选育和新技术联合攻关,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苍溪长毛兔已经完成了五个世代的品种选育,现在正在申请品种鉴定。广元灰鸡顺利完成国家遗传资源委员会家禽专家组现场鉴定工作。同时还加大了新技术、新品种和型模式的推广运用,目前,全市引进示范了新品种100余个,新技术80余项,建成红心猕猴桃、茶叶、蔬菜生产基地138万亩,巩固和提升万亩亿元示范区10个,推广粮经套作面积25万亩,绿色循环农业栽培45万亩,新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3.6万亩。

五、关于“突出现代农业发展保障,有效落实政策支持引领”的建议

“十二五”期间,全市实施了农业“3+5”百亿工程,制定并出台了粮油、生猪等传统百亿产业和土鸡、特色经作等特色优势百亿产业发展意见。同时,还争取市委市政府配套出台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广委办〔2015〕33号)、《关于广元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农民合作社、示范农业社会化服务超市评定奖补办法》(广府办函〔2015〕11号)、《关于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广府函〔2015〕24号)、《广元市2015-2017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指导意见》(广农机[2015]67号)、《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意见》(广府办函〔2015〕82号)、《关于加快推进肉牛羊产业发展的意见》(广府发〔2016〕10号)、《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意见》(广府发〔2016〕11号)、《广元市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财政专项资金奖补办法》(广农〔2016〕57号)等一系列助农强农惠农政策,为全市市现代农业突破性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十三五”期间,我们更是加大了保障力度,如从2016年起,市政府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补剑门关土鸡销售。从2016年到2020年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补肉牛羊产业发展。市政府每年拿出300万元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

六、关于“突出现代农业发展质量,着力提升服务发展水平”的建议

一是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全市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基本完成,目前,已颁证66.08万本,占颁证总数的95.3%以上。市、县已完成农村土地确权数据库建设所需软件和硬件采购工作,正在加快录入土地确权数据。二是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和模式,力争尽快建立土地预流转和风险保险制度,推动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担保进程。加快农村产权登记交易数据平台建设,推动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依法有序流转,实现全市流转土地总面积160万亩。完善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有效维护了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了土地流转定期上报制度和审查监管制度,实行县、乡镇分级审查。三是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截至去5年底,全市已建成各类生态小康新村2187个,形成了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抓手、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产村一体、园村相融”的“生态小康型”建设模式,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建设新农村的现实路径,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2016年,全市将新建250个幸福美丽新村(将全市分年度建设的190个贫困村全部纳入)、300个聚居点,7个新农村综合体,完成700户农村廉租房建设任务,扎实抓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五大行动”,按照《广元市新村建设扶贫推进方案》,扎实开展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

再次感谢您对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期望您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我们的工作,如还有其它建议和意见,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联 系 人:广元市农业局办公室主任   彭宏

联系电话:3311766

                              广元市农业局

                         2016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