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农函〔2016〕236号
李勇、胡兴荣、杨建仁、何锡芳、张骏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精准扶贫产业培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您们对广元农业产业扶贫的关心与支持。对您们提出的建议,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制定了承办方案。您们所提5条建议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我们将认真吸收采纳。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项目整合投入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将农业产业扶贫工作纳入“十三五”规划,积极加强与省农业产业扶贫工程及项目的有效对接,加大农业扶贫项目投入力度。2016年,省级以上投入我市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现代农业推进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程、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等农业项目17个,资金总额达8000万元以上。同时,今年政府计划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达2.9亿元,银行计划的信贷资金达2亿元。全市坚持产业扶贫优先和涉农项目资金的50%以上要用于贫困地区的原则,在国家项目资金的立项安排和实施上聚焦贫困村、贫困户,向贫困地区、贫困村农业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主体培育、农业科技、信息化建设等倾斜,加快提升贫困地区产业综合发展能力和质量效益。认真做好农业项目和资金的分解细化,安排到季度,落实到村到户,提升项目实施的精准效益。坚持积极探索财政、金融、信贷、保险等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机制,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项目、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激活更多的工商资本投入产业扶贫,增强农业扶贫动力。在农业产业金融扶持机制上,农业部等九部门印发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的通知》,大力开展扶贫小额信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五万元收下、三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合理利率放贷、扶贫资金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的小额信贷。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将扶贫再贷款重点用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和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扩大贫困地区涉农信贷投放,降低贫困地区涉农贷款利率水平。鼓励地方积极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贫困户和新型经营主体贷款支持力度。同时,省财政厅出台了《四川省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持周转金管理办法》(川财农〔2016〕11号),统筹整合省级农口部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省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以及市、县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等,为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旅结合等产业提供启动、周转用无息借款,每户借款额度可达10000元。这些政策正在逐步落实之中。
二、关于做好产业培育的建议
今年以来,全市农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确立了以农业产业扶贫为统揽的农业工作新思路。一是专题召开了全市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组织县区编制了《“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市农业局出台了《广元市农业产业扶贫2016年工作计划》,明确提出了农业产业扶贫“三大行动”的工作重点,确保产业扶贫精准,真正见实效。二是坚持扶贫产业选择精准。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的原则,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统筹谋划粮油、畜牧、经作、水产产业布局,细化精准到户的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创新“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产业基地+贫困户”、“大园区 +小业主+贫困户”等产业基地发展模式,推进土地、项目等要素向参与扶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扶贫产业发展格局。三是坚持产业规划实施精准。强化市、县、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有机对接,以脱贫摘帽时限,倒逼细化产业发展目标、发展措施,明确发展路线图、时间表,精准到户,精准到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突出加大国家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整合支持力度,千方百计加快产业基础建设,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加速产业发展进程,确保产业增效精准、农民增收精准。
三、关于创新发展模式与机制,扶持主体带动产业发展的建议
今年,全市农业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战脱贫攻坚的系列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增添措施,创新提出了农业产业扶贫“三大行动”,全力助推脱贫奔康双重跨越。一是开展“一社一场”行动。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劳动、资金、技术、产品、品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带动贫困户发展增收致富产业。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主体领办创办各类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集中开展种苗统育、技术统训、农资统供、农机统配、沼气统建、产品统检、信息统享等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每个贫困村至少建立一个合作社、一个家庭农场。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给予一定奖励和项目支持,赋予农民合作社独立申报和自主实施财政支农项目的主体地位,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实施财政支农项目。二是开展“千人千村”行动。全市739个贫困村每村派驻一名农业科技人员,确保人员、时间、任务、考核、奖惩“五落实”,做到农业科技服务全部覆盖每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户。开展贫困村村委会主要负责人产业扶贫分级大培训,全市739个贫困村村支两委负责人产业技术扶贫培训达到了全覆盖。驻村农业科技人员通过集中讲解、院坝会、现场示范、巡回指导、田间学校、印发资料等方式一对一、手把手对贫困户开展技术培训。上半年,全市已举办各类技术培训1000余场次,印发技术资料11万份,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0万人次,全面提升了贫困地区农户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和增收致富的能力,不断增强产业扶贫的技术支撑。三是开展“盘活资产”行动。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融资试点,拓宽贫困农户资产融资渠道。鼓励贫困户将承包土地、林地等资产出租、转包、转让,获得租金收入。引导贫困户将承包土地、林地、政策性扶贫资金等通过股份合作等方式参与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获得股金收入。扶持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就地就近到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就业,使贫困户获得劳务收入。引导无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将已有的种养产业以托管方式经营,获得稳定产业收入。通过实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现代农业推进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机电提灌建设等项目,改善贫困户承包土地质量,提升产出效益和租金、股金收入。盘活村集体资产。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实行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向贫困户倾斜,让贫困户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盘活财政支农资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推进投入到贫困村、农民合作社、农田水利设施等财政支农资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交由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管护、持有、使用。积极稳妥开展经营性资产股权收益权量化改革,对村社集体、村社成员、贫困户采取“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贫困户)”方式灵活配置股权。按精准扶贫要求,财政扶贫资金形成资产股权收益权,全部量化给精准识别的贫困户,让贫困户共享改革和产业发展红利。
再次感谢您们对广元农业产业扶贫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期望您们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我们的工作,如还有其它建议和意见,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联 系 人:广元市农业局产业科科长 谷永红
联系电话:15984440666
广元市农业局
2016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