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农函〔2016〕235号
张世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中小生猪养殖户加强牲畜粪便管理及处置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畜牧业环境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对您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落实了具体的措施和办法,以控制和降低中小生猪养殖环境污染问题。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我市中小养殖户养殖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畜牧业发展以加强生猪养殖小区和规模饲养场建设为重点,按照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标准,严格选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均采取了雨污分流、干湿分离、饮排分离措施,并建有污水处理池、沼气池等,极大地改善了饲养环境,降低了对农村环境的影响。但目前全市中小养猪户仍占一定比例,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不高,部分中小型养殖场缺少粪污处理设施,对周边环境确实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存在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中小养猪场规划不合理。有的养殖户在建养猪场时,只注重圈舍的建设,没有考虑到周边的土地能否消纳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存在污染物乱堆乱放,甚至直接排到水库、水塘,林山草地等现象。二是养殖户治理污染意识不强。部分养殖户只追求养殖利润最大化,忽视养殖污染治理。三是养殖污染治理难度大,治理费用高,部分中小养猪户没有经济实力来治理养殖污染。
二、我市防治中小养猪户养殖污染的主要措施
(一)抓宣传,提高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意识。近年来,我市有关职能部门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对《环保法》、《畜牧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宣传,让广大畜禽养殖户认识到畜禽养殖污染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切实增强治理养殖污染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和落实“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要求广大养殖户在抓养殖业发展的同时,抓好污染治理,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规范畜禽养殖行为。
(二)抓产业规划,优化畜牧业生产布局。充分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要求,科学制定全市养殖业发展规划和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实行统一布局、统一规划、优化结构,区域内项目建设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坚持规划布局、建设与粪污治理三同步,使畜牧产业发展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协调共进。
(三)抓沼气池建设,解决中小养猪户粪污治理。目前,我市正加大对中小养猪场沼气池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解决养殖场粪污治理问题。截止2015年底,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2265.66 万元,用于补贴养猪场建设以沼气池为主的粪污处理设施,并取得较好成效,全市累计建池达到38.9万口,占总农户的81%。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11处,新村集中供气工程11处,其它沼气工程157处,沼气服务网点807个。有力支持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抓实用技术推广,开发粪污资源。淘汰传统的粪污处理方式,大力推广干法清粪、固液分离、好氧堆肥技术,减少污水的产生。推广粪便资源化利用,将粪便发酵,加工成有机肥,这样既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又可以变废为宝,增加养殖户的收入。目前,我市通过业主投入,政府扶持引导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有机肥加工厂6家。
(五)抓严格执法、加大监管力度。一是依托相关法律法规,严把新建养殖场治污准入关,坚持建设一个,达标一个的原则,严格审核。二是农业、环保等有关部门明确责任,切实加大工作力度、通力协作配合,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将畜禽养殖场污染执法监管列入日常工作日程。严格执行畜禽养殖场建设的环保审批制度、排污申报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等相关制度。三是定期检查现有畜禽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运行以及污染物排放达标等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对布局不合理、污染现象严重、无法有效治理的,责令其限期搬迁或关闭。养殖业发展责任重大,农村中小养猪场环境污染整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将在市委、市府的坚强领导下,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切实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减少畜禽粪污对我市环境的影响。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期望您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我们的工作,如还有其它建议和意见,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联 系 人:广元市农业局畜牧业科科长 梁廷远
联系电话:13980162163
广元市农业局
2016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