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广元市农业局关于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第1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发布机构: 市农业局 发布时间: 2016-08-29 字体: [ ]

广农函〔2016〕232号

赵俊科、彭钚、张宽生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广元黄茶的建议》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市茶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广元黄茶作为茶叶特色产业的拳头产品,对于打造广元茶叶品牌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我市建设特色产业强市的主攻产业。你们提出的意见很中肯,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吸收。现将我市推进黄茶产业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制定了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

按照市政府建设全省特色产业强市目标,市农业局制定了《全市猕猴桃、茶叶、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方案提出在“十三五”期间,特色产业发展要着力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三三”建设为目标,强力推进广元农业特色产业强市建设。一是打造三个百亿产业。以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需求为目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以红心猕猴桃、茶叶、蔬菜特色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以经营主体带动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相衔接的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开展科技创新、打造知名品牌和创新营销方式为重点,提升产业价值链;建立完善产前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供应—产中生产—产后分级、包装、加工、运输、贮藏、销售链条,实现农产品产、供、销良性互动。打造红心猕猴桃、茶叶、蔬菜三个百亿产业,促进产业扩面提质增效。二是打造三大生产基地。科学制定红心猕猴桃、茶叶、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最适生态和集中连片原则,做大做强红心猕猴桃、茶叶、蔬菜优势产业带,到2020年,建成红心猕猴桃基地50万亩,茶叶基地50万亩(其中黄茶5万亩),蔬菜基地70万亩,把广元打造成全国最大红心猕猴桃生产基地、全国最大黄茶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生食蔬菜生产基地。三是打造“三名”品牌效应。探索“高端定制引领高端品牌”路径,鼓励红心猕猴桃、茶叶、蔬菜龙头企业走高端定制之路,力争全国著名的明星、专家、企业家定制红心猕猴桃、茶叶、蔬菜产品,提升我市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邀请30个名人、名家、名企“三名”定制打造高端品牌,带动产业升级增效。

二、明确了黄茶产业发展重点

一是加快川北黄茶良繁中心建设。通过与中国农科院茶研所、四川农大、省农科院茶研所的科技协作和攻关,在旺苍县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川北黄茶良繁中心,实现年产优质黄茶苗2000万株以上,为全市黄茶产业发展提供种苗保障。二是加快黄茶基地建设。认真落实黄茶产业规划,在旺苍县、青川县茶产业基础条件好、生态条件适宜、交通方便产区集中打造黄茶基地,构建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带,其中旺苍县规划建设3万亩,青川县规划建设2万亩。支持龙头企业参与黄茶基地建设,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鼓励专业合作社、家庭茶场采用订单生产、股权合作等方式与品牌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逐步扩大黄茶基地生产规模。三是加快提升科技支撑力度。继续加强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等院校所的战略合作,提升科技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能力,引进培养一批茶业科技创新型人才,集中选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特优新茶树品种,积极开发以节本、降耗、提质、低碳、增效为目标的系列技术,建立健全黄茶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快专业化职业茶农群体培育,为黄茶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四是加快培育领军龙头企业。按照“谁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政府就扶持谁”的原则突出扶持重点,切实落实对龙头企业的科技研发、人才培训、标准体系建设、品牌打造、贷款贴息等扶持措施,帮助解决企业在基地、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问题,鼓励做大做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家庭农场+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和利益连接机制,提升产业化水平。五是加大品牌管理宣传力度。通过茶业协会统一管理品牌,统一制定品牌标准和品牌管理制度。注重市场营销,塑造广元纯黄茶品牌形象,举办茶研会、博览会、推介会、洽谈会、招商会等形式,提升广元纯黄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落实保障措施

一是争取项目。经积极争取,我市旺苍县、青川县成功入围省新一轮现代农业重点县建设名单,分别获得项目资金300万元发展茶产业。二是落实特色产业发展奖补政策。争取落实《广元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广府函〔2015〕24号)文件中的奖补政策。三是逗硬特色产业发展目标考核。把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目标纳入各县区年度目标考核。修订完善考核指标和办法,从实从严逗硬考核奖惩。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期望你们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我们的工作,如还有其它建议和意见,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联 系 人:广元市农业局经作科科长  李永隆

联系电话:13808128871

广元市农业局

2016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