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广元市农业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七次会议第10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发布机构: 市农业局 发布时间: 2016-08-29 字体: [ ]

广农函〔2016〕226号

李国建代表:

您在市六届人大七次会议的《关于立足生态渔业科学治理畜禽污染的探讨和建议》收悉,首先感谢你对我市生态农业的关心。对于你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并召集相关科室开展了专题研究。现将相关情况回复如下。

生态渔业是近十几年来我国渔业界提出的并经实践证明是实现渔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它强调维持渔业生产力的基础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要求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立足于生态学平衡理论、物种共生理论、食物链理论、生态位理论、多层次分级利用理论等,综合应用生物科学与渔业科技成就,做到自然合理、经济合算、社会得益,建立起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以追求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渔业生产方式。目前生态渔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在传统的“稻鱼共生”的基础上又推广了鱼菜共生、稻田养虾、稻田养蟹、稻田鱼虾蟹混养等多种结构,我市昭化区、苍溪县相继试验和推广了稻鱼轮作池塘精养、宜渔山坪塘池塘化精养、稻田综合种养、藕鱼、鱼菜共生技术、中华鳖仿生态养殖等,有效地利用了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合理安排,鱼、瓜、果、菜和水稻相得益彰,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

畜禽粪便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上,养殖者通常是将禽畜粪便直接或稍加简单发酵而施入水中,作为肥料培育浮游生物或部分供鱼直接摄食。畜禽类动物由于自身生物结构及摄食习惯,饲料沿用传统性的一次通过的消耗方式,利用率只有70%。据分析,肉牛、羊等反刍家畜对粗蛋白的转化率仅为4%,乳牛25%,猪14%,蛋鸡26%,肉用仔鸡23%。这就使畜禽粪便中仍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其中粗蛋白含高达13%~30%,矿物质含量高且品种全,饲料价值高于一般的商品饲料原料,使畜禽粪便的饲料化成为可能。但是,未经处理的粪便虫菌寄生,气味极大,易传染疾病,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仅靠传统的把粪肥直接施入农田或鱼塘的方式远不能有效彻底地将其处理。传统施肥方式虽有成本低,方法简单的优点,但由于水体自净能力有限,粪便施入量不能过多,使鱼产量及畜禽粪便使用量受到一定限制。常规养殖的鲤鱼、鲫鱼、草鱼等属吃食性鱼,自身排泄物能使养殖水体变肥,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摄食浮游生物,对水体肥度有一定要求,在池塘养殖中鲢鳙鱼多以与吃食性鱼类套养为主,利用养殖肥水中的浮游生物取得一定产量,同时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2010年四川省已全面禁止大水面施肥养鱼。最近在我市白龙湖亭子湖生态渔业发展工作会议上通过的“白龙湖亭子湖生态渔业发展工作办法”中明确提出了两湖生态养殖要坚持“人放天养”,严禁投放饵料、肥料及生物制剂,达到改善水质和提高产鱼质量的双重效果。

近年来,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使畜禽粪便的处理日益重要。我市加强了畜禽养殖小区和规模饲养场建设,按照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标准,严格选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均采取了雨污分流、干湿分离、饮排分离措施,并建有污水处理池、沼气池等,极大地改善了饲养环境。对中小养殖场加大了户用沼气池建设的力度,实行统一布局、统一规划、优化结构,区域内项目建设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综合利用发酵产生的沼气、沼液、沼渣,沼气可以用来发电、取暖、照明、做饭,沼液可以用来养鱼、种菜,沼渣可以用来肥土养树等等,从而构筑起完整的循环生态农业新模式,其范围涉及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仓贮业等诸多方面,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到去年底,我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2265.66 万元,补贴支持养猪场建设以沼气池为主的粪污处理设施,并取得较好成效。至去年底,目前我市已建沼气池38.83万户。

同时,在科学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方面,我市积极推广实用技术,开发开发粪污资源。一是淘汰传统的粪污处理方式,大力推广干法清粪、固液分离、好氧堆肥技术,减少污水的产生;二是推广粪便资源化利用,将粪便发酵,加工成有机肥,这样既处理了养殖污染,又可以变废为宝,增加养殖户的收入,目前我市通过业主投入,政府扶持引导已建有一定规模的有机肥加工厂6家。畜禽粪便的肥料化、饲料化及燃料化等技术已成为畜禽粪便畜禽粪便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向,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并获得农业生产、能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综合效果。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水产发展、水域环境保护及科学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的关心和支持,期望您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我们的工作,如还有其它建议和意见,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联 系 人:广元市农业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  李宏

联系电话:13908129897

广元市农业局

2016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