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发〔2017〕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天然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区管委会:
为切实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助力美丽、开放、活力、畅达、幸福之城建设,现就推进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生态立市理念,始终把推进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体系建设作为防治环境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市场运作”原则和“村回收、乡镇转运、县区集中、市处理”模式,构建集销售、使用、回收、加工为一体,能够可持续运行的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体系,切实解决废弃农膜露天焚烧、随意弃置和残留土壤等问题,促进废弃农膜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变弃为用,有效治理农业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力争2017年底基本建成完备的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体系,2018年全市废弃农膜捡拾回收率达到80%以上,2020年基本实现农业生产环境废弃农膜零污染目标。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源头治理
在广元市境内禁止销售和使用厚度小于0.01毫米的农用地膜,推广使用厚度大于0.01毫米、耐候期大于12个月且符合国家标准的农用地膜和厚度大于0.12毫米的农用棚膜。提倡销售和使用采用塑料包装的农药。引导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学使用农膜、种子、农药、肥料等,并及时捡拾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农膜及种子、农药、肥料等投入品塑料包装袋(瓶)并积极交售,严禁随意弃置、掩埋或者焚烧。
(二)建立收集网络
1.各县区根据农膜使用量,因地制宜设置废弃农膜村回收点和乡镇转运站。村回收点、乡镇转运站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超市、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庄稼医院、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相结合布局和设置。县区供销社会同乡镇人民政府加强废弃农膜收集网点规范化管理,协调与加工企业的联系。
2.各乡镇、村组均要落实专人督导废弃农膜收集工作。村、组督导人员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包片回收责任书,经考核验收达到约定标准的,享受县区财政补助。
3.废弃农膜回收点收集范围为废弃农膜、棚膜、建设工地废弃塑料薄膜及种子、农药、肥料等投入品塑料包装袋(瓶)。回收价格参考市场行情由各县区确定,必要时,要通过确定保底价格收购以保护农户捡拾交售的积极性。鼓励农户用废弃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兑换新农膜。
4.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近将废弃农膜交售到收集点,乡镇转运站定期将各回收点废弃农膜归集后及时进行分类(分为:本地能加工利用类、须运到外地加工利用类、不能加工利用类),再转运到县区集中仓储点集中,然后再转运至生产企业。收集量较大的乡镇回收站可直接转运至生产企业进行加工利用。
5.各县区要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实现广元市域内产生的废弃农膜得到收集和处理,并防止市域外的废弃农膜恶意交售到市内以骗取相应的价格补贴。
6.当前,在废弃农膜收集中尤其要把朝天区、昭化区、利州区的蔬菜基地,旺苍县、青川县的茶叶基地以及剑阁县、昭化区的烟叶基地等三类农膜用量大的区域作为重点,加紧推进相关工作,尽快取得大的成效。
(三)推进加工处理
1.引进加工企业,采取全市统一集中处理方式开展废弃农膜加工处理工作,对从事废弃农膜加工处理的企业,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予以扶持,并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享受农用电价格、促进资源节约和再利用税收等优惠政策。
2.对本市尚无法加工利用的可利用废弃农膜,由市、县区供销社负责运销外地处理,其余不可利用的废弃农膜,由各县区政府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体系建设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市政府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统筹协调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工作。各县区要健全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意见,尽快组织各乡镇加快实施。
(二)强化政策扶持
1.市政府设立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专项资金,每年预算安排300万元,根据督查考核情况,对县区、相关部门以及加工处理企业进行奖补。
2.各县区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每年预算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专项工作经费,用于收购价格补贴、收集网点建设的一次性补助、收集无法回收利用的废弃农膜及其处理费用、转运废弃农膜、租赁废弃农膜集中堆放点所需费用及村、组督导员补贴等费用。具体补贴标准由各县区确定。
3.对于农膜及农药使用量较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将其全面收集和处理废弃农膜作为安排农业项目及价格补贴的必要条件。
(三)明确职责分工
农业部门负责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相关项目、资金、政策的争取工作,协助环保部门开展农业污染区域的综合治理。供销部门负责牵头废弃农膜的具体收集工作以及回收点的规划布局和规范化经营管理。环保部门负责开展农业污染区域的综合治理,加大项目、资金的争取和支持力度,加强监督管理。财政部门负责筹措资金,安排经费,落实资金投入。发展和改革部门(低碳发展局)负责将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工作纳入循环经济规划,并给予项目和资金支持,协助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宣传部门负责组织新闻媒体开展公益性宣传活动,增强广大市民和农户积极参与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济和信息化、国土资源、林业园林、科学技术、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建设、交通、税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抓紧出台配套措施,做好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相关工作。
(四)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对废弃农膜污染危害性进行深入宣传,引导农民群众科学使用农膜,自觉捡拾、集中堆放、主动交售废弃农膜。要采取正面宣传为主与反面曝光有机结合的宣传理念,强化舆论引导,在全社会营造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的浓厚氛围。
(五)严格督查考核
市政府将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制定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工作奖补考核办法,重点对组织领导、扶持措施落实、收集网点布局建设、村组收集人员到位、回收利用率等情况,强化目标考核,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人、目标明确、措施落实,逗硬奖惩、严格问责。
附件:广元市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广元市人民政府
2017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