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平代表:
您提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31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坚定不移调优产业结构
立足比较优势,聚力主攻方向,确立了优质粮油、生态畜禽水产、高山绿色果蔬、特色山珍、富硒富锌茶叶、道地中药材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一是优化区域布局。全域发展优质粮油、剑门关土鸡、核桃和道地中药材产业;在苍溪、昭化、剑阁县重点发展红心猕猴桃;在旺苍、青川重点发展富锌富硒茶叶;在利州、朝天、昭化重点发展蔬菜产业;在苍溪、剑阁重点发展规模化肉牛养殖,旺苍、青川、昭化、利州和朝天重点发展规模化肉羊养殖;在亭子湖、白龙湖、升钟湖和柏林湖重点发展有机鱼养殖。二是优化产业结构。调减粮油普通型,扩大粮油优质和专用型,重点发展优质水稻、双低油菜、饲用玉米、花生和小杂粮;重点发展红心猕猴桃,兼顾发展优质黄心系和加工型猕猴桃;重点发展绿茶,突破性发展黄茶产业;稳定生猪产业,优先发展剑门关土鸡,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优先发展适应本地优质道地中药材品种,扩大 GAP标准化种植;重点发展高山露地绿色蔬菜、生食蔬菜及加工外销出口型蔬菜;重点建设北部山区冷水鱼产业带和“四湖”(白龙、亭子、升钟、柏林湖)有机鱼养殖。三是优化品种结构。加快红心猕猴桃、茶叶、土鸡、肉牛羊等国家、省级良繁中心建设,选育一批红昇、广元灰鸡、中黄1号等具有独特市场竞争力的名特优新品种,促进农畜水产品种升级换代。通过调结构,新建和提升优势特色农业基地260万亩,惠及42万农户。
二、坚定不移加快绿色发展
一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加大农作物秸秆、废弃农膜、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加强亭子湖、白龙湖流域渔业资源保护。确保全市实现农业生产环境废弃农膜零污染,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率达到90%,废弃农膜捡拾回收率达8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将我市建成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二是强化农产品监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联合监管体系,全域推广“三入三化、智慧监管”模式,持续开展农兽药残留超标突出问题整治,加大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确保农畜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实现了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零事故”和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全面加强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地标产品和“三品一标”产品认证,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已认证“三品一标”产品达450个,建成绿色、有机食品面积200万亩。
三、坚定不移促进融合发展
一是做深加工,实现产品系列化。建立与园区产业规模相适应的清洗、分级、烘干、包装等农产品初加工设施,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培育精深加工“旗舰”企业,做大做强川珍、米仓山、华朴等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逐步建成特色农产品加工重点园区5个,加工产品800余种,农产品加工年产值实现310亿元。二是做新业态,实现园区景区化。围绕建立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加快农业与旅游、文化、科技、教育、生态、康养有机结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康养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逐步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中国农业公园2个,中国美丽田园和最美休闲乡村5个,5个农业园区建成4A景区,10个农业园区建成3A景区。三是做强主体,实现园区产业带动全域化。积极培育返乡下乡创业主体,采用亲情乡情感召引导、政策宣传引导、项目规划引导,搭建园区创业平台,吸引农民工返乡市民下乡创业,每年至少吸收100名以上返乡下乡农民市民携资1亿元以上投入园区建设。
四、坚定不移做响农产品品牌
围绕“六大”特色产业发展,打造了“广元七绝”、剑门关土鸡、广元高山露地蔬菜、“两湖”生态渔“7+3”特色鲜明的区域公共品牌,创建青川黑木耳、苍溪红心猕猴桃、米仓山茶等6个中国驰名商标,今年我们将整合提升已有农业品牌,包装打造1个能覆盖全市所有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市级公用品牌。同时,着眼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立了建设高端渠道、开拓高端市场、打造高端品牌、形成高端价格的农产品营销思路,制定了“三名”(名人、名企、名家)定制、节会营销、央视宣传销售战略。加强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CCTV-1和CCTV-7农业频道结为战略合作关系,全方位宣传广元特色农产品。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期望您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我们的工作,如有其它建议和意见,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广元市农业局
2017年8月23日
(联系人:市农业局产业科长 谷永红 联系电话:0839-326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