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广元市农业局对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82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机构: 市农业局 发布时间: 2017-08-30 字体: [ ]


 



李沛霖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规模发展特种水产品产业的建议》收悉,(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82号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水产业发展总体思路

我市水域面积158.3万亩,其中可养殖水面105.3万亩。“十二五”期间全市水产业取得了丰硕成果,2016年水产品总产量4.6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9.8亿元,渔业已成为全市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和产业带动地方脱贫致富的迫切需要,发展水产业已成为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加快我市现代水产业发展,促进水产业转型升级,市农业局已代市政府起草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水产业的实施意见》。总体思路是: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保障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渔业、生态渔业、休闲渔业,健全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和经营机制,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努力提升渔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形成生态良好、生产发展、产品优质、农民增收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

二、调整优化水产业区域布局

在区域布局上,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冷水资源、温泉资源及湖泊水库等大水面资源,重点发展生态渔业、特色渔业、休闲渔业,形成“一带三区”的产业格局。一是北部山区冷水鱼产业集群带。以青川、旺苍、朝天为主要覆盖区域,重点发展流水养殖和仿生态养殖,主要养殖鲑鳟鱼、裂腹鱼、鲟鱼、大鲵等冷水鱼和亚冷水鱼类。二是名特水产养殖优势区。以苍溪、剑阁、昭化、利州为主要覆盖区域。重点发展高产高效设施渔业及稻鱼综合种养,主要养殖中华鳖、观赏鱼、小龙虾、泥鳅、鲈鱼、斑点叉尾鮰、建鲤、广草、先科巨鲫等名特优新品种。三是大水面生态增养殖示范区。以白龙湖、亭子湖、升钟湖、柏林湖及全市的大中型水库等优质水面资源,重点发展大水面放牧式生态渔业,主要养殖鲢、鳙、银鱼等滤食性鱼类及长江上游特有的江团、白甲、华鲮、岩原鲤、中华倒刺鲃等名优土著鱼类。四是休闲渔业产业拓展区。以“两湖”、大中型水库为基地,开展垂钓业务;以交通条件好、环境条件好的渔场、养殖基地为基础,开办集养鱼、钓鱼、品鱼、赏鱼、住宿、乡村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渔家乐”、“农家乐”;在城区及主要钓鱼区,开设渔具店、观赏鱼店;通过举办钓鱼比赛、渔事体验、鱼文化节、“头鱼”拍卖等活动,提高渔业综合效益。

三、加强水产品品牌建设

除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外,我们还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建设,注重挖掘水产品生产区域特质、工艺特点和文化底蕴,加强渔业品牌建设,加强“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巩固和提升现有“汉王山娃娃鱼”、“青竹江娃娃鱼”、“白龙湖银鱼”、“剑门关赤鲵”、广元市顺发农业有限公司“敬上”等品牌,着力打造两湖“嘉桓牌”有机鱼、苍溪插江缘中华鳖、“梅岭关娃娃鱼”等品牌;扶持龙头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明确“拓市场、树品牌”的发展思路,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四、强化现代水产业发展保障

一是强化科技支撑,整合优化产学研科技资源,围绕养殖主导品种选育、规模化良种繁育、特色优势品种推广、健康养殖、精深加工等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科技推广服务。二是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现代水产养殖、加工业,向渔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三是加强财政支持,争取市、县(区)财政设立现代渔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现代渔业加快发展,重点支持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苗种基地建设、适度规模养殖场建设、品牌建设、龙头企业扶持、标准化池塘建设和改造、生态健康养殖、疫病防控、水产科研及加工流通等。四是加强金融支持,联合金融部门逐步探索养殖证抵押贷款等服务方式,对符合产业政策和贷款条件的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和流通的业主给予信贷优先和优惠支持。五是大力发展渔业互助保险,鼓励发展渔业商业保险。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期望您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我们的工作,如有其它建议和意见,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广元市农业局

2017年823


(联系人: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  李宏  联系电话:13908129897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市委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