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广元市农业局对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第71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机构: 市农业局 发布时间: 2017-08-30 字体: [ ]





民革广元市委:

贵委提出的《发展绿色农业,打造有机广元》(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第71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产业规划,打造有机广元品牌”的建议

近期,按照有机农产品认证质量标准要求,市农业局与市质监局就有机产业发展规划、有机农产品认证、基地建设等工作,召开了四次工作研究会,制定了《广元市打造有机茶品牌工作方案》,确定了广元市有机茶质量体系标准建设工作计划。今年,计划在朝天曾家山启动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工作。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广府办函[2017]42号)要求,“十三五”期间,我市计划在利州区大力发展有机鱼产业,在昭化区发展生猪、有机猕猴桃产业,在朝天区发展有机核桃和曾家山蔬菜产业,在旺苍县发展有机茶叶,青川县发展黑木耳等有机山珍食品和有机茶叶,在剑阁县发展“剑门土鸡”等优势农产品,在苍溪县发展有机猕猴桃产业。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建设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决定》,完善绿色农业发展规划和发展定位,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市为契机,大力抓好苍溪昭化红心猕猴桃、旺苍青川茶叶、朝天曾家山蔬菜和“两湖”生态鱼全域有机产品品牌创建。强化品牌营销,继续深化与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合作,大力提升广元农产品在全国大中城市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

二、关于“开展产业科研攻关,夯实有机广元基地”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与中国农科院、中国茶叶研究所、武汉植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广泛开展合作,指导我市制定了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一是确定关键技术攻关课题。通过排查近年来制约全市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科技瓶颈,确定了猕猴桃溃疡病、马铃薯晚疫病、蔬菜根肿病、牛羊布病、广元灰鸡选育、物联网肥水一体化等六大科技攻关重大课题。二是引进一批重量级专家。今年以来,针对全产业链发展科技瓶颈,先后引进一批全国全省有影响的专家来广指导产业发展。如中茶所白堃元教授、川农大李庆教授、省猕猴桃岗位专家涂美艳副研究员、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病害专家谢学文博士、柴阿丽博士、省农科院梁根云博士等。三是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在猕猴桃产业方面,联合川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在苍溪县龙王镇建立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试验基地,在桥溪乡建立试验点;联合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开展猕猴桃生理指标快速检测试点。在蔬菜产业方面,联合中国农科院和省农科院分别在朝天区平溪乡、曾家镇建立甘蓝无害化育苗和根肿病防治试点。在肉牛羊产业发展方面,引进川农大荣廷昭院士团队大黑山薏苡饲草新品种,在昭化朝阳乡灯杆村共建新型饲草示范基地50亩,在昭化区邱杨牧业牧草基地共建青贮玉米示范种植基地,今年引进新品种5个,建立示范种植500亩。四是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先后与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川农大、成都农林科学院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分别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茶叶研究所、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签订农业科技战略合作协议,接下来还将与省农业厅建立厅市合作关系,与成都农林科学院签订农业科技战略合作协议。五是推进特色产业科研院所组建。针对全产业链发展的猕猴桃、土鸡、中药材产业,积极整合引进专家、市内科研人才和科研资源,以中国农科院和四川省农科院王彦昌研究员、涂美艳副研究员(四川省猕猴桃首席专家)和市内专家等组建猕猴桃产业研究所专家团队;以川农大朱庆教授、刘益平教授和市内专家等组建土鸡产业研究所专家团队。猕猴桃、土鸡研究所建立方案正在制定中,年内完成。积极配合市中药材推进办组建中药材产业研究所。同时,从市、县、区农业部门、科研单位统筹67名科技人员组建粮油、茶叶、畜牧、水果、水产、蔬菜创新团队,抽调25名科技骨干专门组建农业产业综合技术指导专家服务团,解决主导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难题。是加强农资市场执法监管。2016年,全市农业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执法职能,坚持“部门联动、属地管理、打防结合、社会共治”原则,重点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执法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专项行动等农业执法专项行动,建立了农资信用体系(即:农资诚信制度、农资质量可追溯制度和农资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制度,农资监管网络、农资企业信用信息网络和农资现代流通网络),开展了“农资诚信经营示范店”创建,2016年市农业局与市工商局联合开展了“市级农资诚信经营示范店”创建,共联合命名授牌市级农资示范店50家,创建了“农资诚信经营示范店”135家,目前全市已累计创建示范店385家。建立农资条码销售电子管理系统,要求农资经营户建立农资条码销售电子管理系统,对销售农资进行条码扫描、自动照像、电子发票、自动传输,接入市县农产品质量智慧监管平台,实现了可追溯管理,现全市已有180家农资经营企业接入系统。大力开展执法检查,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8674人次,车辆1103车次,检查农业生产经营网点12040家次。七是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建立了科技示范基地1150亩,培育科技示范户510户,推广主推品种72个。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实用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等各类培训800余批次,培训16万人次。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大与国内科研院所科技合作力度,重点引进推广品质优良、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品种、新技术,充分发挥市农科院科研力量,为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提供质高、价优的生产原料。

三、关于“创新产业经营模式,推进有机广元融合发展”建议

近年来,全市大力推进“1+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已培育工商登记注册农民合作社2613家、家庭农场1397家、建成市级示范社163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4家。但从事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的企业仅有60多家,目前大部份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仍然存在着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营销方式单一、赢利能力差等问题。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2013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绿色农业发展的意见》(广府发〔201321号),“对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认证的申报单位,由市、县区政府各给予以奖代补资金2万元”。截至目前,我市已连续四年对品牌农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奖励,共计奖励资金已达800多万元。2014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意见》(广府发〔201432号),明确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政扶持机制。落实兑现国家、省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各项奖补扶持政策。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补贴增量部分优先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在创新产业经营模式上,重点推行了“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基地”模式,如旺苍县绿色食品生产企业黄花山核桃专业合作社创新了核桃生产托管模式;剑阁县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企业鑫楠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新了“互联网+”宅配农产品等销售模式,通过这两种模式的试行,为企业在提高赢利能力上、有机农业融合发展上,找到了一条较好的路径。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力度,重点在组织体系建设、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知识更新培训。

四、关于“加大产业营销宣传,提升有机广元社会影响力”建议

近年来,我市组织市内410余家各类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参加了西博会、农博会、农交会、厅、市(州)长农产品品牌推介活动等一系列国内重要展会,并成功举办了广元剑门关土鸡西安推介会、广元食品甘肃陇南推介会,开展广元优质特色农产品新疆乌鲁木齐、喀什推介会,共展销2190余种(个)产品,现场销售810万元,电商交易3410万元,达成商品营销合作协议127个,年订货金额达4.71亿元,有力推动了农产品销售及农业品牌宣传推广。20167月,市长邹自景代表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结为“CCTV-7农业频道战略合作关系”,标志着双方将开启更高层次的战略合作。今年88日,市政府与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续签了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强化了我市与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的合作关系。下一步,我们将组织龙头企业继续深入挖掘农产品品牌的历史文化内涵,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增加农产品文化含量,注重产品包装形象设计,规范产品包装标识,促进产品深度开发和增值,全面提升我市农产品的商业价值和品牌知名度。

最后,衷心感谢贵委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期望贵委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我们的工作,如有其它建议和意见,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广元市农业局                             

                                    2017年8月23


(联系人: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  周涛  联系电话:3261020


抄送:市政协提案法制委、市委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