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广元市委:
贵委提出的《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建议》(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第85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完善《广元市生物医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建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农业支柱产业和扶贫增收富民产业,不断强化对产业的规划布局、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市第七次党代会将道地中药材作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6+1”主导产业之一。2016年7月,印发了《广元市生物医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今年3月,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冯磊同志要求,优先打造苍溪猕猴桃、朝天核桃、剑门关土鸡、道地中药材全产业链集群,加快编制完成“4+3”规划体系。7月,市委副书记冯磊、市政府副市长杨浩亲自主持召开了道地中药材等四大产业全产业链发展规划评审会,国内中药材知名专家、市内专家,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县区分管领导参加了评审会,评审通过了《广元市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规划》(2017-2020年),为全市红心猕猴桃产业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市中药材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一二三产有机融合,中药材全产业链实现破“双百”(建成中药材生产基地108万亩,中药材产业综合产值105亿元)经济目标。把广元建成秦巴山区规范化中药材生产基地、综合性中药材物流加工基地和中医药大健康旅游基地。下一步,全市将按照《广元市生物医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广元市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规划》强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狠抓品种资源保护、优势区域规划、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工作,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为全市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二、关于“加强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领导和协调”的建议
今年以来,我市多措并举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不断强化组织领导。一是市农业局在全省农业系统中率先成立了中药材发展办公室,负责全市中药材行业管理、服务和指导工作。二是督促指导各县区农业部门,尽可能建立中药材产业专门机构,落实专人负责。三是将中药材产业发展纳入2017年农业工作目标任务进行考核管理。四是组织相关部门、企业、中药材种植大户前往陕西、甘肃、湖北、云南等省考察学习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五是通过行业会议、农业网站等多种途径,强化宣传,调动发展中药材产业积极性。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决定,进一步健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尽快推动建立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向上汇报,争取更多中药材发展项目落户广元,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三、关于“突出中药材加工在产业链中的带动作用”建议
目前,全市中药材基地总面积达80余万亩,有20余家企业、40余个专业合作社和6万多人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营销及相关产业。全市中药材加工产业门类较为齐全,产品涵盖原料药、化学药、中药饮片、中药制剂、中药健康产品、中药兽药等。现有规模以上医药企业23家,其中,中西药品制剂6家、中药饮片5家、生物医药原料药3家、中药大健康相关产品3家、兽药4家。获得国家药品批文的品种143个,“十二五”期间生物医药领域取得新成果(专利)达40余项。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广元市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到2020年,全市中药材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中药材全产业链实现破“双百”(建成中药材生产基地108万亩,中药材产业综合产值105亿元)经济目标。一是推进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和批发市场建设。在利州区建成秦巴山区最大的中药材物流商贸基地1个,县(区)建设中药材现代物流基地,乡镇配套物流网点,建立3级现代物流配送系统。建设中药材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成秦巴中药材交易所,推进中药材流通体系标准化、现代化发展。建立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开展中药材全过程追溯体系试点工程2-3项。搭建部门监管、企业管理、第三方检测、公众查询四大平台功能为核心的质量监测技术服务平台。二是培育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兼并重组力度,全市重点扶持中药饮片和成药生产企业10家以上,新增省级龙头企业3家以上。进一步发展和规范中药材生产专业合作社,到2020年发展到专合社总数60个以上。三是搞好中药材精深加工和产品研发。大力开展中药加工技术工艺创新和中成药原始创新,研制以广元市优势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新药1~2个,新增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3-5个。积极发展原药提取工业,形成具有原药提取许可的企业1-2家,形成对杜仲等巩固提升品种的大规模消化生产能力,并积极进军国际提取物市场。大力支持发展中药饲料添加剂和兽药。开发中药经典名方3-5个,民族和地方传统用药新品种3-5个,重点支持以杜仲、天麻、柴胡、川明参、金银花等品牌中药的质量提升和二次开发。
四、关于“加强对药膳食品的研究与应用,助推我市康养产业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在不断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提升中药材品质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药膳食品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品种类,全方位推进产业发展。市政府也针对药膳食品开发做了专门安排,一是依托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名老中医,充分利用本地药食两用药材,借助国际范围内的养生保健文化热潮,发展常见药食两用品种的同时,开发天麻、黄精、白及、大鲵等广元特色食疗品种,集合广元中药材资源和食品资源,借助“剑门关土鸡”等全国知名食材资源,开发“档次高、风味好、疗效强、底蕴足”的特色中药材健康菜肴,带动“药膳、药酒、药蜜”三位一体的中药材特色餐饮业发展。二是依托广旅集团,结合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开发“女皇养生宴”系列美食养生产品。在市康养产业园、剑门关、曾家山、唐家河、天瞾山及各县区,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中药材科技园、博览园、中医养生观光园或特色小镇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旅游康养综合体。
五、关于“实施引智工程”建议
在中药材人才队伍建设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针对全市目前中药材专业人才缺乏现状,一是在市农业局成立了中药材发展办公室,负责全市中药材行业的管理和技术服务,同时督促有条件的县区建立专门管理服务机构,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二是市县区都加大了中药材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拟通过人才引进招引专业人才。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引进四川农业大学孟良教授和成都中医药大学吴纯洁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多次到我市调研指导发展和开展科技帮扶,下一步,还将合作完成对苍溪、剑阁、旺苍、朝天四县区的中药材资源普查项目,推进生物医药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和本市道地特色药材的深度加工。四是加强与龙头企业、专合社、种植大户的合作,组织协调他们中的技术力量,搞好产业规划和技术指导。五是把中药材产业技术培训纳入全市农业科技培训项目,加大中药材专业人员培养培训力度。六是积极组建市中医药研究院,进一步夯实中药产业发展的技术和科技支撑。
最后,衷心感谢贵委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期望贵委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我们的工作,如有其它建议和意见,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广元市农业局
2017年8月23日
(联系人:市农业局中药材办公室主任 刘健 13684351570)
抄送:市政协提案法制委、市委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