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广元市委:
贵委在七届政协一次会上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市森林康养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针对你们在建议中提到的我市森林康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现回复如下:
一、我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积极因素。一是政策环境有利。国家林业局《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康养,发展集旅游、医疗、康养、教育、文化、扶贫于一体的林业综合服务业,强调重点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四川省在该新业态的培育上处于引领地位。二是市场需求旺盛。森林康养天然具有“养生、养心、养老”的属性,能够舒缓压力和疲劳,改善身体机能,非常契合公众健康焦虑增加和老龄化临近的社会发展现状,可以变成一种追求健康生活的常态。三是生态资源丰富。我市森林物质基础坚实,森林面积有13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5.78%,已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森林公园3处、湿地公园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5处、森林公园6处,在发展森林康养产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不利因素。一是土地制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大部分林地已确权到户,而发展森林康养旅游必须对林地进行集约化经营。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兼顾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和林权所有人各方利益,是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二是交通制约。森林康养旅游地多位于偏远的山区,交通通达性相对较差,特别是由乡镇至林区路段这“最后一公里”,在便利性、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存在较多“硬伤”。三是资金制约。我市有9家国有林场、7家小采企业,对其现有生产生活设施进行提升,即可完成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配置,但由于其自身发展陷入困境,已无力投入资金实现功能转型。
二、近年来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培育保护森林康养旅游资源。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新建成苍溪国家森林公园、柏林湖国家湿地公园、旺苍大峡谷省级森林公园、曾家山鸳鸯池省级森林公园。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病虫害防治、森林火灾防控和平安林区建设。开展林相改造与维护,实施森林抚育,培育大径级林木和彩叶林景观,进一步夯实了森林康养旅游的资源基础。
(二)争取森林康养产业资金投入。通过林业、环保等生态转移支付、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等渠道,年均争取国家、省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资金5000万元以上,投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保护、科普、宣教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积极争取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政策倾斜,已获允在林业政策性贷款方面对广元给予重点支持。
(三)试点探寻森林康养技术标准。天曌山国家森林公园纳入全省首批森林康养试点示范基地建设。建立森林康养环境指标监测体系,实现基地生态指标化、定量化、数据化。借鉴医药、科技、旅游等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标准体系,加快森林康养产业标准化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科学规范的服务标准体系。
(四)申报承办森林康养产业节会。以“森林广元·康养休闲”为主题举办了中国·四川第二届康养(夏季)年会,全方位展示了我市森林生态产业发展成就,推介了我市森林优势资源和产业,在森林康养整体处于萌芽阶段的情况下提升了我市森林康养旅游的知名度和关注度。目前,第二届四川生态旅游博览会暨中国森林旅游节在我市朝天区成功举办。广元建设国家级森林康养旅游示范区已获得国家林业局支持,国家专家组并于8月21日到广元对我市森林申报国家级森林康养旅游进行了现场核实,这必将推动我市森林康养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制定森林康养规划。启动制定全市森林康养旅游产业规划,对接全市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全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今后五到十年全市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项目和推进措施,引导森林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有序发展、科学发展。
(二)包装森林康养项目。坚持把项目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围绕森林康养林营建、基础设施建设、产品与品牌建设、生态教育体系建设等抓好项目的谋划、论证、争取和实施。在大力争取上级投资倾斜的同时,研究利用好开发性、政策性贷款,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森林康养旅游产业,破解制约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投入难题。
(三)打造森林康养基地。结合大规模绿化全川广元行动,以城周森林、国有林场、森林公园为重点区域,以天曌山国家森林公园、曾家鸳鸯池森林公园、黑石坡森林公园、旺苍大峡谷森林公园为示范基地,重点抓好森林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森林康养基地功能要素配置,精心设计森林康养体验活动项目,大幅增强景区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建成星罗棋布、覆盖全域的森林康养基地集群。
(四)开发森林康养产品。鼓励本地企业参与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培育从事森林康养产业服务的专合组织、森林人家。充分挖掘和融合食疗、药疗、水疗等传统养生文化,积极开发森林浴、森林休闲、森林疗养、森林茶疗、森林温泉疗等森林康养系列产品。加强森林康养食品、饮品、化妆品、纪念品等的开发与认证建设,打造有一定吸引力的森林康养品牌。
(五)弘扬森林生态文化。规划每个县区建设一处公益性森林教育基地,设置一条公益性森林教育线路,结合中小学生自然教育要求,开展森林体验和森林康养文化学习,对未成年人进行自然知识普及和生态道德教育。依托各类载体大力宣传森林康养,持续增强公众对森林康养的认知度、认同度、参与度和获得感,强化森林康养在林业转型升级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再次感谢贵委对我市森林康养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刘爽,1890812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