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巡查。将全区14条主要河流和231个地质灾害点,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结合“河长制”,整合区、乡、村三级力量,落实汛期巡查队100余支共300人,实现“小雨一天一巡查,大雨一天三巡查”。(2)强化预警。完善“区、乡、村、组和监测员”五级群测群防网,落实预警监测人员234个,并配备监测用具,全覆盖监测全区洪灾、滑坡等自然灾害。同时建成自动监测站点62处,预警站点45处,预警广播129套,山洪预警系统44套。完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把推送对象由区领导扩大到周边群众。(3)快速抢险。对全区洪灾、滑坡、泥石流等地灾害点,明确群众撤离路线200余条,完善应急预案231份,并在其村委会进行长期公示,对周边群众发放应急自救明白卡4500余份。落实应急抢险队52支940余人,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充实25个乡镇铁锹、绳索等应急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