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玲、李勇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农村土地撂荒严重的提案》(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524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农村土地撂荒现象在部分偏远山区仍然存在,原因有几点,一是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缺水、不便耕作;二是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生产成本增大,虽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村投入与产出仍然低下,加之农产品受结构性、季节性和自然天气影响,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三是大量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新型农业适用技术推广难度大,致使耕作能力与耕地面积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农村留守人员大部分属于老弱病残,只能选择家门口、交通便利、土质肥沃、能浇灌的耕地耕作,一些偏远、零星地块、土质差的耕地出现撂荒现象。目前,我们也正在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
一、关于“适当调整工农产品价格”的建议
按照《价格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实行并逐步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价格的制定应当符合价值规律,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极少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强调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切实保证农民收益。农产品价格不在政府定价目录内,价格主管部门不能随意调整。同时,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是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生产和保障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04年开始,我国启动了对水稻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政策。2016年“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我国政府取消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出台生产者补贴政策。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发挥了一定的导向和支持作用,保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题,提出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通过改革创新,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改造和提升农业传统动能,培育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动力。
近年来,我市也不断加大对涉农工农产品价格的事后监管。一是修改完善了《广元市化肥淡季储备管理办法》,采取淡季储备,财政贴息的方式保证春耕期间化肥价格平稳;二是建立春耕农资化肥价格监测应急机制;三是加大对农药、农资价格市场的监督检查,查处价格垄断、哄抬价格、串通涨价、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资流通降本增效,农民增收。
二、关于“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的建议
2015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进一步稳定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快了承包权、经营权的分离,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激发了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推动我市三权分置,促进了全市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建立健全了土地流转管理监管机制。在工作上,我们还创新建立了土地流转四大机制:一是建立土地流转激励机制。明确了各级财政要统筹安排一定额度的农村土地流转专项资金,用于土地流转中的扶持补助。二是创新利益连结机制。实行土地租金保底,产品价格保底,务工工资保底,保障农民地租收入、生产收入和务工收入;推行多元经营、土地入股、二次分利,保障农民收入随着产业增效和企业赢利而增加。三是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建立民间协商、乡村调解、县区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纠纷调处机制。四是健全土地流转监管制度。目前,已建立了土地流转定期上报制度,对一次性流转30亩及以上的,每半年一次逐级汇总上报。对土地流转面积30亩以上的,实行县、乡镇分级审查。防止土地流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建设。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建立土地预流转风险保险机制,逐步探索第三方参与流转,设立全市土地流转专项基金,学习借鉴成都市、眉山市的改革经验,市县区财政分别预算一定的土地流转风险保险补助资金,为农民和业主流转经营土地进行“兜底”,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改革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三、关于“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建议
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发展不平衡,发展滞后,整体水平较低等问题,长期制约着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快速发展。近年来,通过实施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农田、中低产田土改造、土地整治、小农水建设等项目,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农业水网、路网、电网、渠系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截止2017年底,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99.52万亩,建成万亩亿元现代农业园区92个,村特色产业示范园1472个,户办产业小庭园19.8万个。全市建成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80万亩,95.24%的耕地通过国家无公害认证,认证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66万亩,面积全省第二。苍溪县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苍溪红心猕猴桃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下一步,我们将建议市政府将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与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紧密结合。整合项目资金,大力开展“三园联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县区将对具备流转条件的区域,优先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农业生产遇旱能灌,遇涝能排,减少农业自然风险,增强农业的稳定性。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期望您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我们的工作,如有其它建议和意见,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广元市农业局
2018年8月23日
(联系人: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赵兰波 联系电话:326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