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广元市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对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8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机构: 市规划建设和住房局 发布时间: 2019-01-30 字体: [ ]

何通知、韩扶容、罗军代表你们好:

你们提出的《在广元上河街与皇泽寺再架一座桥,做好皇泽寺女皇文化、佛教文化大文化文章》(第118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在广元上河街与皇泽寺再架一座桥的建议

从老城到皇泽寺架一座桥,从交通的角度看,的确有利于居民和游客出行,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与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不相符合。在本轮总体规规版修编中,未考虑在老城上河街架设桥梁,在此建桥不利于皇泽寺文物保护恢复建设。《皇泽寺文物保护规划》于2003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0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修建桥梁不符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皇泽寺文物保护规划》,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整体风貌不符。二是不利交通组织,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上、下河街和皇泽寺两端用地狭窄,人、车流量较大,如果建桥,桥的两端无缓冲空间,将对该区域交通组织将带来不利影响。三是对城市景观和行洪有不利影响。从城市景观角度来看,在就嘉陵江上建桥将对目前皇泽寺和嘉陵江现有景观风貌有所破坏和影响,为以后广元武则天产业文化园的打造、女儿节演出等水上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展造成不便。四是从嘉陵江行洪角度考虑,皇泽寺下游已有澳援大桥和嘉陵江铁桥,上游有皇泽大桥,在其中再建一座桥,将对行洪带来不利影响。

二、关于“做好皇泽寺女皇文化、佛教文化大文化文章”的建议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女皇文化品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加强研究交流,深掘历史资源。1986年和2013年先后2次承办国际武则天学术研讨会,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多个国家及武则天研究会、中国唐史学会的专家学者参会,为“女皇文化”内涵挖掘和形象展示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收集学术论文近150篇,录制了“四川皇泽寺、陕西乾陵、山西文水三地文博专家谈武则天”专访节目,皇泽寺博物馆被中国武则天学术研讨会授予“中国武则天文化研究基地”,标志着我市武则天研究由国内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二是致力保护传承,打造文化载体。保护提升皇泽寺,为保护武则天历史文化遗产核心区域,实施了皇泽寺文物保护及展示利用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皇泽寺原有的三重大殿、武氏家庙、钟鼓楼、水榭等仿唐古建筑,新建女皇文化陈列馆、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文物中心库房,进行了大佛楼修缮、地质灾害治理和石窟寺保护等文保工程,对博物馆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营造了唐代皇家园林古朴典雅的氛围。2005年,“女皇文化产业园”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6年,皇泽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被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先后举办了“皇泽新年钟声”“皇泽寺首届大庙会”、“武则天生平皮影展”“皇泽牡丹话女皇”“纪联海古装游皇泽寺、“女皇巡游”等待文化活动,逐渐形成了广元具有对外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对宣传女皇文化及武则天评为四川首批历史名人,打下了坚定基础。出版系列专业书籍,充分挖掘武则天的文化价值,立足学术,推进武则天研究,出版了《皇泽千秋》《皇泽题韵》《皇泽精藏》《武则天与广元》等系列书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皇泽千秋》于201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2017年9月,武则天列入四川省首批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皇泽寺博物馆将作为四川首批历史名人(武则天)文化传承创新基地,2020年前完成博物馆优化提升工作,建成国家二级博物馆。未来3年,皇泽寺博物馆一是建设女皇文化研究展示中心,拟选址皇泽寺后山北侧,规划用地面积近11亩,仿唐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规划投资30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武则天资料数据中心、研究中心、多媒体展示厅、产业发展中心等。二是建设“武则天与广元历史及唐文化展示区”(即皇泽寺文化产业“凤街”)。项目选址老铁桥至皇泽寺景区大门口,总长493米,占地面积约34亩,规划投资2500万元,现已完成总工程量约60%,预计2018年底投入使用。三是实施皇泽寺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已列入国家“十三五”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项目,规划投资16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绿化提升、标识系统、参观游道、环境整治等。四是对皇泽寺女皇文化陈列馆及则天殿展陈提升,进一步挖掘整理武则天文化,并进行合理展示。五是加强保护研究。创办《瞾苑》期刊,服务于武则天文化研究交流,预计20189月推出首期期刊;做好川渝石窟·皇泽寺摩崖造像保护、研究及展示利用项目规划编制等工作。

再次感谢您们提出的宝贵建议。


  

(联系人:邓建凤;联系电话:1811369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