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分类预防。以受威胁群众人数、潜在经济损失为分类依据,对全域201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分类,分别以红色、黄色、蓝色在监测防治系统中预警标注隐患点0处、124处、77处,安排地质灾害专业技术单位驻点指导防治工作,并按隐患点级别进行险情判定,分配抢险队伍和物资。截至5月27日,已组建应急抢险队伍17支。⑵逐点预防。汛前根据防治难度、防治规模等7方面情况逐点制定防治措施,汛中将采取定期复查、重点核查等4种方式对各隐患点全面监测,同时,主汛期前按重点、一般2个等级划分治理区域进行全覆盖检查,将排查的隐患分别按工程治理、应急排危2类进行分步治理。截至5月27日,排查隐患12处,已整改5处。⑶联动预防。结合地质灾害发育规律、救灾队伍等4大因素,以隐患点为基础单元,构建纵向以“部门、乡镇、村、组、点”5级联动和横向以自然资源、应急等5部门联动的“5+5”应急预防体系。同时,建立紧急信息发布机制,定时将雨情、险情预报等3方面信息发布至专职监测人、监测责任人等4类人群,第一时间将灾情类型、规模等8项内容采用电话、书面报告等方式上报并启动应急预案。截至5月27日,发布各类信息500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