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基地标准化。采取平整土地、整修山坪塘、治理水土流失等方式,计划年内新建高标准农田、病虫害绿色防控基地等9.2万亩。落实农机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惠农富农政策,建成 “三园两场” 160个。其中,标准化生产园(场)135个。⑵生产绿色化。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项目,采取“茶—沼—畜”种养循环、“自然生草+绿肥”、蚯蚓培肥等方式,计划年内建成有机肥示范区1.14万亩。坚持“六化”原则改造畜禽养殖场,力争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78%以上。⑶产品品牌化。落实“三品一标”扶持政策,对首次认证和持续认证的分别按认证费用的100%、80%进行补助,对获得有机认证的业主一次性补助3—5万元。截至6月20日,“三品一标”认证产品55个、面积达27.8万亩。⑷监管体系化。构建以县级检测中心为龙头、乡镇检测站为枢纽、村级质量安全协管室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执法等四大体系,并按县级检测中心8人、县级监管中心3人、乡镇检测中站2人标准配齐人员。截至6月20日,已建成乡镇检测室35个、村级协管室7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