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对市七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第9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19-08-19 字体: [ ]

邓旭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奠定乡村振兴基础的建议》(第9号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抢抓机遇,整合资源”的建议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宽量大,涉及的职能部门、层级环节多,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尤其需要统筹推进、精细施工,打好总体战。在统筹力量上,市上及时印发了《关于成立广元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组的通知》,成立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4+2”工作推进组,即1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协调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4个专项行动推进组和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居民文明素养提升2个推进组,明确了部门职能职责,制定了推进组工作机制,建立了部门联络员会议制度。各县区也相应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或工作推进组,明确了县区、乡镇、村组的职责,构建起“市指导、县区负责、乡镇具体组织发动、村组农户具体实施”的组织领导体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格局。在统筹资金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花钱多、缺口大,要求各县区要按规定整合相关资金统筹使用,并积极争取农发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抵押补充贷款项目;鼓励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市场化运作,积极包装一批重大项目,招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提升整治建设进度和质量。在统筹工作上,着力扭住村镇或片区未来建设规划布局,加强与产业业态发展、脱贫攻坚、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特色村镇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土坯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地灾避险搬迁等项目实施,为乡村持续发展集聚动能。

二、关于“落实责任,稳步推进”的建议

市上先后研究制定了《广元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广元市“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实施方案(2018-2020年)》《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清单》,落实了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责任,明确了完成乡村建设规划、整治内容、资金来源、实施步骤、时间节点等。6月20日,市上召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议,明确要求要严格按照“市负责、县区主体、乡镇村落实”的推进机制,市上主要负责统筹、协调、督查、检查和指导;县区履行主体责任,负责制定方案,组织配置资源,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乡镇村落实县区下达的方案和任务,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各项具体工作要求。按照会议部署,市县迅速理清了各级各部门的具体职能职责。在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方面,我们结合脱贫攻坚任务、乡村振兴先进示范创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工作,分类有序推进。

三、关于“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建议

今年5月,市上印发了中共广元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广元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活垃圾治理等六个指导意见的通知》,把全市2396个行政村分为一类村、二类村、三类村三个类别,每一类都确定具体工作标准和工作任务,每一类又分年度明确到村。其中,一类村:约21%的村,共507个;二类村:约44%的村,共1046个;三类村:约40%的村,共856个。 一是全域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积极宣传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以户为单位,做到庭院内外整洁有序、室内卫生舒适,不断提高改善贫困村群众的清洁卫生意识和行为习惯。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数量11902吨,清理村沟村塘淤泥数量51236吨,清除村内残垣断壁5309处,张贴宣传标语数量3279条。二是建设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面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转运、市(县)处理”模式,探索出朝天全域治理、市场化垃圾收运处置模式。朝天区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引进专业企业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不仅解决了城区环卫保洁和垃圾治理问题,而且延伸到农村垃圾收集设施建设和转运环节,破解了农村垃圾“有人扫、缺人运、清运慢”的瓶颈制约,实现了全县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无缝对接,运行规范有序。特别是在“户分类”方面,建立了“积分式”垃圾分类激励机制,促进了垃圾源头分类和减量。三是实施厕污共治。各地统筹推进农村厕所粪肥利用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或接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实行“分户改造、集中处理”与单户分散处理相结合,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治理。积极推动农村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探索粪污肥料化、污水达标排放等经济实用技术模式,推行污水无动力处理、沼气发酵、堆肥和有机肥生产等方式解决好粪污排放和利用问题;对靠近城镇的村庄,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接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做好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运行。四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控害、饲料清洁化、废弃农膜收集处理、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秸秆综合利用、农业投入品整治“六大行动”,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废弃农膜回收率、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9%、73%、70%以上,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昭化区成为全省第一批秸秆全域综合利用试点县。五是实施村容村貌提升工程。通过实施以“家园美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照明亮化、环境净化、色泽彩化、气味香化、保护利用乡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提升“八化”工程,不断规范村庄管理,全市行政村通硬化路比例达到100%,安装有照明实施的村440余个,开展绿化、美化的村980余个,共保护传统村落59个、传统民居1615户,16个村入选第五批全国传统村落名录,创建国家特色小镇1个、省级特色小镇5个。

四、关于“明确主体,良性运行”的建议

着力培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领头人,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基层群众自治过程中领导核心作用,构建起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村落、楼院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体系,一大批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进入村民委员会班子,为打好乡村振兴首场硬仗提供了有力保证。积极探索建立村(居)民议事、评议、监督等制度,充分运用“一事一议”民主决策机制,实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公示制度,有效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等权益。积极推动村规民约或村民自治章程的修订完善,将村庄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村民建房、培育良好生活习惯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明确了农民群众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主体作用。同时,为激发农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我们还将全域推进农民文明新风积分管理机制,以户为单位,将产业发展、垃圾分类、良好的卫生习惯等融入到积分评定标准制定之中,通过广泛开展互评互议、量化展示、集中表扬、积分兑换等,让优美的生活环境、文明的生活方式内化为群众的自觉意愿,通过奖励道德积分等方式,鼓励农民投资投劳参与公共空间整治。

 五、关于“健全机制,营造氛围”的建议

市上印发的《广元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各地要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多方共管机制,充分激发调动村民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县区结合当地实际,逐步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县区或乡镇推行程序垃圾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建立常态化行政村保洁制度。目前,全市已有1000多个村已经建立或正在逐步建立完善长期稳定的管护机制。同时,为营造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浓厚工作范围,市上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对县区政府和市级部门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并作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每半年开展“大比武”。市综合协调组统筹市农业农村局、市城管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督导工作方案,明确了督导内容、督导方式。组织各部门制定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6个专项行动督导标准,制定了月进度督导统计表,实行每月通报制度。建立“月调度排位、季考核评比、年终总考评”的考核机制。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期望您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我们的工作,如有其他建议和意见,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此复。祝好!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8月8日

 

 

(联系人:宜居乡村科  唐丽娟  联系电话:1588356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