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杜晓琼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第59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优化村庄布局,实现乡村长期规划”的建议
我市着眼城乡空间和功能融合发展,正加快构建“城市+城镇(特色镇)+幸福美丽新村(新型农村社区)”三级城乡体系,采取“特色镇+产业园区+景区”组团模式,形成城与乡、人与自然、产业与生态和谐相融的新型城乡融合发展空间形态,推动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立足资源优势、地理特征、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等,按照城镇、乡村、山区、沟带、湖(库)区等类区划分,突出特色小镇、特色村落、特色产业带、推进城乡主体功能区建设。城镇重点布局商贸物流、加工制造,乡村重点布局特色农业、康养旅游。确立“一县一主业”的产业,全域规划农业特色产业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规模和产业基地、产品加工等重大项目,规划发展山区立体经济、沟带生态经济、湖(库)区亲水经济、康养经济等美丽经济形态业态,构建要素匹配、功能互补、业态丰富的新型城乡功能格局。
二、关于“培育新农民新主体,挖掘和发挥乡贤文化作用”的建议
一是大力培育乡土人才。突出抓好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2019年,全市计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601人,其中现代青年农场主60人、农业职业经理人50人、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2491人,并将现代青年农场主纳入省级调训计划,农业职业经理人纳入省、市两级调训范围。二是挖掘农村知客文化,发挥新乡贤作用。全市已开展农村知客调查摸底和整合知客队伍力量工作,并以县区为单位设知客协会、乡镇设知客分会、村设知客宣讲员,以《农村知客宝典》内容为基础,对知客实施岗前培训,同时,充分依托乡村红白喜事、农民夜校、农村坝坝会、农村志愿服务等活动平台,由知客利用适当时机开展公益性政策宣讲,通过宣讲,真正让党的理论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让新乡贤文化在农村开花结果。三是大力巩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成果。大力发展“6+7”优势特色产业,做强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实现七大产业升级升值。及时出台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创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增强本地青年回乡务工创业的吸引力,从而减少农村“三留守”人员,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三、关于“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建议
为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今年初,中共广元市委办公室、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广元市高质量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实施方案>的通知》(广委办〔2019〕26号)文件,文件中提出了我市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任务。一是聚焦聚力发展七大全产业链。到2021年,实现七大全链条升值,综合产值突破700亿。二是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坚持“四级同建、三园联动”建园区,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标准,整合、扩张、提升产业相同、区域相邻的已有现代化农业园区,打通阻隔,连片联园,规划建设8-10万亩以上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三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广泛开展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集中推进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到2021年特色农产品初加工率60%以上,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达2.4:1。四是推进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 ,推行“生态养殖+沼气工程+绿色种植”林下种植养殖、稻鱼综合种养等循环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内部融合。发展“农业+旅游”“农业+康养”“农业+文创”,推进农业园区景区化、农户庭院景观化、村落民居特色化。实施产业融合示范工程。全市确定了两个市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利州区、朝天区),各县区确定3个不同类型乡镇和5个村作为县级产业融合示范乡镇、示范村,形成一批代表性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五是加强农业特色产业质量品牌建设。突破性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全域推进苍溪昭化红心猕猴桃、旺苍青川茶叶、朝天曾家山蔬菜、白龙湖亭子湖淡水鱼4个大宗农产品的有机创建。到2020年,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达400个以上,建成全国首批有机认证示范市。六是拓展农产品市场。继续加强同新闻媒体等战略合作,充分运用微信、微博等新闻媒体开展品牌宣传,提升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通过一系列措施,使现代农业切实成为带动农户增收的新动力。
四、关于“不断加强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有力的三农工作队伍”的建议
今年初,中共广元市委办公室出台了广委办〔2019〕14号文件,就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村两委班子的引领带头作用、充实乡镇农业干部队伍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了重点任务。指出要坚持把支部建在村上,创新设置农村党组织,推动村内其他组织健康发展;构建城乡党建融合新格局,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进一步优化组织覆盖体系;多渠道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没有合适人选的中心村、问题村,可由乡镇党委委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建立第一书记长效机制;大力发展青年农民入党,重点培养发展35岁以下、高中以上优秀青年农民入党,确保每个行政村每2年至少发展1名年轻党员;着力提升村干部能力作风,每年市县联动选派不低于300名乡村干部到发达地区跟班锻炼、蹲点学习,每年遴选一批村党组织书记、村级党员后备力量参加国家开发大学学历教育,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实施优秀农民工定向回引工程,到2021年村“两委”换届时优秀农民工村党组书记达到一定数量,“三农”工作队伍得到切实加强。
五、关于“探索基础治理新体系,确保社会稳定”的建议
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健全基层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全面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及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等重点任务落实落地,积极推动村级文明治理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工作,把对贫困户扶贫扶志、治理农村大操大办酒席等纳入村规民约内容,通过入户上墙、定期宣传、民主评议等措施,增强村规民约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广泛开展乡风文明建设主题活动,全域推进家庭道德积分激励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农村知客新乡贤宣传示范作用,激发群众向善向上的激情和动力,涵育文明乡风。加强法律宣传,一村设一法律顾问,一个村民小组培养一个法律明白人,建立免费法律服务微信群,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供法律咨询等公共法律服务,充分依托农民夜校,积极开办法律讲堂,强化群众知法、守法和用法的能力。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期望您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我们的工作,如有其它建议和意见,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广元市农业农局
2019年8月8日
(联系人:秘书科 徐文军 联系电话:180904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