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广元市委:
贵委提出的《着力构建乡村治理现代化体系》(第26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夯实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基础”的建议
近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城乡统筹发展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五个统筹”,深入推进“六项改革”,坚持以“产村一体、园村相融”为着力重点,以改革创新贯穿城乡统筹发展全过程,以现代农业园区和宜居乡村建设为重要载体,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体系,有力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在空间布局上,坚持将产业发展、土地利用、民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等统筹规划,全市镇乡总体规划覆盖率已达96%,多数村庄建设、整治有上位规划可依。在环境保护上,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居民文明素养提升为主攻方向,研究制定了《广元市“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实施方案(2018-2020年)》《广元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广元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活垃圾治理等六个指导意见》《广元市农村厕所污水治理工作(2018—2020年)实施方案》《广元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五年实施方案》《广元市畜禽养殖粪污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在取得成效上,全市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867个、新村聚居点1246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173个,创建省级“四好村”289个、市级“四好村”859个;累计建成万亩亿元现代农业园区100个、村特色产业示范园1857个、户办特色产业园18.6万个;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行政村占比分别达到85%、29%,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2%,利州区成功创建为“四川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示范县(区)”“四川省农村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试点县。
二、关于“坚持农业绿色化发展,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实现乡村治理效益最大化”的建议
着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我们坚持规划引领,按规划调整村庄建设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保护好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遗存。一方面突出川北乡土特色和民族地域特点,积极研究适宜农村特点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方案,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规划建设模式。另一方面,坚持把旧村风貌改造与环境整治相结合,加强乡村建筑风貌管控力度,下大力气整治私搭乱建、乱放乱养等“脏乱差”现象,实现山水、田园、民居、道路、建筑风格的和谐统一。同时,积极推动建立乡村规划师制度,引导建筑、园林、策划等专业机构和技术人才下乡服务,培育带动基层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和农村工匠,为提高乡村规划建设水平提供人才技术支撑。另外,我们还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同乡村旅游发展紧密结合,把村容村貌提升与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坚持以生态农业为基,传统村落为形,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在积极推进村庄绿化、彩化、香化,加强古镇古村落保护利用的同时,以“三园联动”为载体,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推进产业景区化、景观化建设,推动农旅文融合发展,让历史遗存和当代生活共融,让村落景观与人文内涵共生,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共鸣,打造山区乡村振兴的靓丽名片。截至目前,全市共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39个,通过第五批命名16个,总量居全省第二。昭化区向阳村、苍溪县将军村等4个村进入首批40个“四川省最美古村落”序列,全市总数居全省第一。昭化区昭化镇获得“四川省十大最美古镇”称号。新增“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15个、省级特色小镇2个。
三、关于“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建设为民、务实、清廉的基层服务型政府”的建议
以构建乡村组织、骨干支撑、管理服务、三治融合、作用发挥、责任保障“六大体系”为重点,加快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在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选人用人机制方面,实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全市“一肩挑”比例达到11%,位列全省前列,涌现出李君、张贵平等先进典型;抓实村(社区)“两委”换届“回头看”,全覆盖对2732个(村)社区16614名“两委”成员逐一“过筛子”,撤换调整67名不合格“两委”成员;扎实推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按程序评定后进村195个,针对存在的390余个问题,制定400余条措施,明确157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挂点联系,狠抓整改。在切实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培养方面,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学历提升计划,已启动第二期学历提升计划,267名村党组织带头人参加大专、本科学历提升。在切实保障农村基层组织运转和公共服务经费方面,全面推行村干部“基本报酬补助+绩效补助”制度,基本报酬补助不低于省定标准,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文书每月绩效补助不低于500元、400元、300元。在切实落实各级党委、政府抓农村党建和农村社会治理责任方面,将认真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要求,把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将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工作作为每年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层层落实责任。
四、关于“应用法治思维和手段,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持续建设和谐美丽幸福的新农村”的建议
近年来,我们以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为切入点,以网格化服务管理提质增效为着力点,以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为抓手,有效预防和化解了一大批社会矛盾,全市农村治安秩序持续趋好,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在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大力推广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强化村级民主监督,当前正在研制《关于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实施意见》,待征求市级部门意见后,提请市委审定后下发实施;同时,全面开展无黑恶、无毒害、无邪教、无命案、无重大公共安全事故、无群体性事件的“六无村(社区)”创建活动,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在加大农村普法教育力度方面,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教育,并狠抓重点案件办理、重点线索核查、乱点乱象整治“三个重点”,大力整肃农村社会丑恶现象,整治治安突出问题,加强源头治理,净化社会环境,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在加大农村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建设方面,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应用,目前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已全部完成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均实现有办公场地,综治中心开展指挥调度、日常巡查、分析研判治安突出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功能,作用发挥不断提升。同时,为了尽快填补乡镇一级政权组织没有基层检察机关的空白,我们坚持完善“平安大喇叭”“治安户长”“十二户联防”边际“大联防”等具有广元特色、山区特点的基层社会治理经验做法,用好用活网格管理员、村组干部、治安积极分子、志愿者、“红袖标”等力量,凝聚基层平安力量,共筑基层治安防控网络,同时完善规范网格化服务管理职能,健全网格事件的发现、处置、上报、交办、办结、回访机制,形成分级管理、梯次互动的无缝对接工作机制。
最后,衷心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期望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我们的工作,如有其他建议和意见,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8月9日
(联系人:宜居乡村科 唐丽娟 联系电话:1588356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