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广元市委:
您委提出的《创新农旅深度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第25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紧扣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三园”联动为载体,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2018年,原市农业局、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出台了《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意见》和《广元市美丽田园十乡百景认定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推动农旅文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探索一条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的广元山区乡村振兴之路。
截至目前,认定推出首批广元市美丽田园十乡百景50个,农业园区建成3A级以上景区16个。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中国农业公园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中国最美茶园2个,入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个,获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1个,认定省级农业主题公园3个,省级休闲农庄13个。开发以苍溪红心猕猴桃、苍溪雪梨、米仓山茶叶、朝天核桃、青川黑木耳、剑门关豆腐、广元油橄榄、剑门关土鸡、广元高山露地蔬菜、白龙湖有机鱼等为代表的地方特色休闲农产品160余个,年开展以“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为主题的节庆活动30多次。2018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突破2500万人次,实现综合性收入76亿元,惠及农户16.4万户。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正成为我市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兴产业。
虽然,全市在加快产业融合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发展层次不高、功能单一、产业同质化、农耕文化发掘与利用不够、基础设施不配套、经营管理滞后等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和提升。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入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和市委七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居民休闲需求、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坚持绿色发展、全链发展、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乡村美起来。
一、关于“因地制宜做强规划”的建议
“十三五”期间,坚持规划先行、多规衔接,着眼乡村振兴战略,紧扣6+7特色农业发展思路,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统一、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总体要求,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将农旅融合发展纳入《广元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重要内容,进行安排部署。因地制宜,科学编制了《广元市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广元市三江新区都市农业发展规划》。依据规划,2018年市农业局、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又联合出台了《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意见》,切实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实施。明确提出大力实施“7211工程”建设、“农业+”功能拓展、“十乡百景”品牌塑造、实施“四转变”质量提升等“四大行动”,重点打造一批国家(省级)农业公园、休闲农业专业村、休闲农庄,形成广元“美丽田园十乡百景”区域大品牌。将各项目标任务与建设工程计划到年度,落实到县区、重点区域。到2020年底,力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300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100亿元,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绿色生态,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二、关于“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的建议
在夯实农旅融合发展基础,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上,着力开展基础与服务设施提升行动,以满足广大城乡居民农业休闲观光、乡村度假需求。一是推进基础设施由实用型向美丽型提升,按照美化、绿化、洁净化要求,改造提升休闲农业村庄道路、供电、供水、供气、通信、消防、停车场、购物、娱乐、厕所、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按照特色化、品味化、品质化要求,兴建特色民宿、特色餐饮等,让服务设施优起来、绿起来、美起来。二是推进服务手段由传统型向智慧型提升,将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休闲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对农业公园、休闲农庄、特色民宿、精品线路等进行物联网、数字化技术改造,促进农业景区景点、农业观光线路等智能查询、智能订购、智能管理。建立休闲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充分运用网站、微信、微博等互联网新媒体,推动休闲农业基础统计、动态监测、产品供需等在线管理与即时发布。
三、关于“着力集聚乡村人气”的建议
在做实集聚人气载体上,着力实施“7211工程”建设行动。推进农业产业园区景区化建设,在已建园区中选择资源禀赋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要素相对充分的园区打造成标准化景区,在乡村旅游规划范围内的新建园区按照标准化景区统筹规划、同步建设。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大力经营村庄,发展四季有花有果的“花果”经济,打造高品位、有特色的休闲度假村落。推进户办产业小庭园景观化建设和农房风貌塑造,变果园为乐园、农房为民宿,大力发展农事体验、市民农场、特色餐饮、亲子游学等业态,拓展农业功能,实现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计划到2020年,争创7个国家农业公园、20个省级农业主题公园,建成休闲农业专业村100个、休闲农庄1000个。
在做实集聚人气活动上,着力实施“十乡百景”品牌塑造行动。坚持生态农业为基,传统村落为形,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以“三园联动”和“7211工程”为载体,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大力推进产业景区化景观化建设,大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花乡、茶乡、果乡、菜乡、药乡、稻乡、渔乡、森林之乡、文创之乡、美食之乡”。实行市县联动、部门联合、自愿申报,每年组织认定推介一批“美丽田园十乡百景”,大规模、多层次开展“十乡百景田园游”主题活动,广邀城乡居民游青山绿水、揽田园风光、寻民俗乡愁,塑造“山清水秀、田园如画、产村共荣、生活美好、记得住乡愁”的广元“美丽田园十乡百景”休闲农业大品牌。
四、关于“传承保护乡土文化”的建议
在推动全市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时,更加注重了农业文化培塑,依托“农业+”功能拓展行动实施,推进“农业+文创”,充分依托广元得天独厚的山水禀赋、川北民俗、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等山乡文化底蕴,大力发展彩色农业、彩色林业,加快建设一批创意农业基地,打造一批特色文化小镇、生态文化小镇,建设一批以农耕文化、特色农产品为主题的博物馆。保护、传承、开发好麻柳刺绣、白花石刻、唤马剪纸等我市民间流传、独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保护和发展根雕、木雕、竹编、草编等民间工艺,积极推动青川黑木耳等地标产品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突出推进“农业+康养”,加强森林康养林道、林带、林网、林区、湿地建设,开发自然教育、科学探险、森林疗养等森林康养旅游产品。开发以治未病、抗衰及慢病调养为主的中医药康养旅游产品,开展食疗、药疗、理疗等中医药康养服务。建设曾家山、九龙山等中医药康养旅游示范基地。
五、关于“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的建议
在推进农旅文融合发展过程中,始终将农民利益放在突出地位,推动机制与政策创新,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推进经营方式由分散向合作转变,加快休闲农业职业农民培养,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专业合作社,创新股份合作、委托管理、统一经营、抱团发展、共营共享的经营模式,把广大农户带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链,分享产业经营红利。推进服务内容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积极拓展农事体验、文化创意、民俗民宿、生态康养、共享农庄等服务项目,发展多姿多彩、层次更高、特色更鲜明的产品与服务,不断提升产业的价值链,拓展农民群众的增收空间。推进扶持农户发展休闲农业政策创新,进一步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土地、财政、金融、税收、保险、用水和用电系列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鼓励相关部门、县区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创新担保机制和信贷模式,扩大对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的信贷支持。
感谢您委对全市农业、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工作的支持,有什么建议和意见欢迎直接与我们联系。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8月6日
(联系人:发展规划与农业园区科 谷永红 联系电话:15984440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