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对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30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19-08-23 字体: [ ]


民盟广元市委:

您委提出的《关于加快广元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30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着力构建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建立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制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通过多年的努力,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建设,已初见成效。一是建立大基地。目前已建立万亩亿元现代农业园区100个,规模化、标准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106万亩。二是推进大加工。全市已建农产品商品化处理中心61个,冷藏烘干能力28万吨,建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10个。三是培育大品牌。培育打造了广元七绝区域品牌和苍溪红心猕猴桃、米仓山茶、朝天核桃等中国驰名商标。四是抓实大营销。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加快建设一批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综合性加工配送中心、产地集配中心、大力推广农企、农社等现代产销对接。大基地、大加工、大品牌、大营销均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连基地、中连加工、下连市场,尤其要发展一批营销型、科技型、服务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推广“大园区+大龙头+大服务+小农户”的“三大一小”模式和“专合社+农户”“家庭农场+农户”等模式,逐步培育一批亿元、10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排头兵”,提升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3000家以上,建设市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500家以上,建设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000家以上,建成1000个以上专业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型经营主体,创建10个以上产加销一体农业产业联合体,年培育创业创新农民7500人以上。

二、关于“依法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生产经营”的建议

你提出要放活土地使用权,促进规模经营和支持农民以土地经营使用权入股组建股份合作社等问题,该问题是制约产业有序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要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三权分置”办法,保持土地承包权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三十年。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和服务平台,推进土地有序流动,园区规模化经营达40%。加强工商资本对农业的监管和风险防范,建立流转备案制度,严格准入门槛,完善纠纷调解仲裁体系。

三、关于“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多少和好坏直接关系到产业发展的质效。近几年来,全市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我市在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村特色产业示范园、户办产业园“三园”配套中,均加强了田网、路网、水网、电网、信息网和设施装备网建设,“六网”综合配套率达90%以上,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当然由于市县财力原因,部分贫困县中的贫困村基础设施综合配套不够,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尚未根本提升,这需要市县各级分步解决。

四、关于“努力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议

我市按照“6+7”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和优质粮油加七大全产业链发展任务清单要求,要求3年内,每个县区建立110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每年全市至少建成省级星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7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4个,通过园区带动,推进全市300万亩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五、关于“认真抓好农民生产技能培训和强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建议

我市农民生产技能培训基础好、阵地多、方式多样、效果明显。一是抓产业发展领军人培训,市县区财政多年支持产业发展领军人培训,已培训产业发展领军人200余次,全市计划培训产业发展领军人共500人次。二是抓职业农民培训,利用各类培训阵地和现有奖补政策,计划每社培养一名职业农民。三是抓好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业主大户及农民培训,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确保农业科技服务产业全覆盖、区域全覆盖、对象全覆盖。我市“广元七绝”已获全省十大公共区域品牌,但区域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培育力度不够。一是要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90%以上,建成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和全国有机农产品认证示范市。二是要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产业(产品)品牌+企业自主品牌”体系,深入打造“广元七绝”区域公用品牌和有文化底蕴、地域特征的产业(产品)品牌、企业自主品牌。三是积极参加全国全省“农交会”、“农博会”,参与惠民购物全川行、川货全国行、万企出国门市场拓展活动,提升广元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85

(联系人:发展规划与农业园区科  谷永红  联系电话:15984440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