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源头防控。协调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实施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95个,培育规模化种养循环基地228个,推广测土配方肥、水肥一体95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以上,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基本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2)过程监管。常态化开展农产品质量抽检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巡检,持续开展农药残留、食用菌、水产品等8个专项整治活动,创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击交叉“飞行检查”,建成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化监管平台,全县210个农产品进入国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3)品牌支撑。制定完善地方生产技术标准69项,每年组织参加省级以上农产品展销会10批次以上,全县累计认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8.1万亩,认证有机食品13个、绿色食品12个、无公害农产品3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