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关于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3号提案答复的函
民建广元市委:
感谢贵委对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你委提出的《关于聚力要素保障,推动广元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3号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研究,抓好工作落实,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实施工业园区“二次革命”的问题
(一)完善园区配套设施,提升企业生产能力。园区企业生产能力和效率不高,一部分原因是园区配套设施不健全,按照“产城一体,园城一体”思路,去年以来,我市有针对性完善园区物流、研发等生产配套和商住、金融等生活配套设施。按照《四川省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指导3个市级园区按照规划环评要求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督促5个省级及以上园区加快推进跟踪环评、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完善污水处理管网等工作,确保园区污水集中收集、集中处理全覆盖,入园企业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提升。
(二)盘活园区闲置厂房,引进优质工业项目。面对日益紧张的宏观经济形势,部分园区现有企业出现停产、半停产,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土地整理、增减挂钩、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以及规划指标调剂等工作的通知》(广府办〔2019〕74号)要求,我局对全市工业园区闲置土地、厂房进行了深入摸排,督促苍溪县、旺苍县等工业园区招引成都产业转移、浙江、江苏回流企业以租赁入驻,或政府回购打造成标准化厂房再出租等方式,充分盘活老企业闲置厂房,取得了良好效果。苍溪县引进的鞋业、眼镜企业,旺苍引进的家居企业,不仅盘活了闲置厂房,而且促进了经济发展,解决了职工就业。
(三)提高工业土地使用效率,促进园区集约节约发展。为推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近期,由我局参与,市自然资源局正在牵头制定《广元市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的十条措施》, 拟从“合理确定用地规模,严控项目引入”“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企业运营管理,建立项目退出机制”等方面,严格环保、安全准入门槛,定性定量管控入园项目投资规模、产出效益、税收,预计在年内将正式出台,将会有力地推动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探索建立动产抵押担保融资机制,着力缓解企业初创期融资难题”的问题
2019年,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工作要求,结合广元实际,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财政金融互动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通知》(广府办发〔2019〕38号)、《广元市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十条措施》(广府办发〔2019〕29号)等系列文件,着力破解我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是通过政策引导等综合管控措施,确保小微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总融资成本控制在7%左右。二是从2019年起,对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小微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流动性贷款,财政在贷款期限内按每年1%的标准给予利息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符合条件的融资担保机构,财政在担保责任期限内按每年1%的标准给予担保费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三是建立贷款风险分担机制,从2019年起对市级(含广元经开区)新发放小微企业担保贷款损失,按政府、担保机构、银行各25%、50%、25%的比例分担,降低银行放贷风险。四是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推广应收账款、订单、存货、机器设备、知识产权等抵质押融资,破解因抵押物不足导致的融资难题;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推出无还本续贷类信贷产品。五是构建完善金融、税务、市场监管、社保、海关、司法等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跨部门互联互通。银行业机构每年定期或不定期针对制造业开展专题融资对接活动,提高融资获得率。
三、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发展硬实力”的问题
(一)建立完善市领导联系项目企业工作机制。为准确、快速掌握重点企业运行和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协调处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市一直坚持市级领导联挂、分类指导协调工作机制,每个重点项目和企业明确一名市领导联系,一个市级部门作为责任单位,定期收集了解企业运行动态和项目推进情况,并汇总后向市领导汇报。同时,我局根据市领导联系重点工业企业和项目名单,建立了局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项目制度,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分管领导、科室和人头。今年8月,我局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局领导联系重点工业企业和项目工作的通知》,要求每两个月局领导需带领相关责任科室深入项目现场,实地走访了解项目推进情况和存在问题,并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定期向市领导报送相关情况,推动企业项目问题得到解决。
(二)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限时办”服务机制。将“马上办”提效增速行动作为推动“放管服”工作,进一步提升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健全和完善了“马上办”工作制度,对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申报材料齐全的事项实行“马上办”,同时积极推行“网上办”工作模式,对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和“限时办结”等制度。通过开展代办服务、网上办、快递送、零跑路等活动,充分运用“互联网+行政审批”等形式,再次优化投资项目服务环境,让企业和群众一件事最多“只跑一次”。无线电台(站)核(换)证照、在电力设施周围或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进行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作业的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到实行“马上办”,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许可压减至8个工作日。规范开展“马上办”“最多跑一次”工作,认真做好证明事项清理。
(三)深入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提速增效。通过强化全市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运用,实现全程一网办、即时办。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技术改造)、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技术改造)等事项时限由法定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提速达75%。积极配合市级有关部门将企业开办时间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8个工作日(无前置审批、企业名称核准与设立登记为同意机关的企业设立登记办理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由240个工作日压缩至50个工作日,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由170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工作日。对投资项目推行联合勘验、联合测绘、联合验收等模式,实行联合审批服务。进一步压缩供电报装时限,低压非居民用户由30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高压单电源用户由70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工作日、高压双电源由80个工作日压缩至50个工作日,提高安装质量、效率,降低安装费用。
(四)做好国务院取消、下放或调整行权事项的取消、承接工作。目前,我局共有行权事项21项(其中行政许可5项、行政处罚9项、行政强制1项、行政征收1项、行政奖励1项、行政检查1项、其他行政权力3项),较2013年的32项减少11项。2015年将“技术改造项目备案”全面下放至县区和广元经开区,2016年取消“企业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初审”。
(五)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针对目前我市中小企业职工培训方式确实还较为单一,存在“只用人、不育人”现象,2018年以来,我们大力开展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和技能提升“展翅行动”,为443家企业落实失业保险费稳岗返还1608万元,为2743名符合条件的参保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428万元。严格落实招用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吸纳贫困劳动力等扶持政策,兑现各类补贴资金2470余万元。出台保障企业用工六条措施,开展专项行动,实施带来一批、回引一批、引进一批、培训一批、招聘一批“五个一批”路径,为全市87家重点企业定向输送成功4028人。下一步,我们将按有关要求,在全市企业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完善企业职工培训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支持企业举办培训机构,对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等人员加强培训,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我们将根据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按政策规定给予培训资金支持。
(六)加快物流园区建设。积极争取申报省级物流园区示范,围绕商贸集聚区、产业园区、开发区等,整合与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发展货运枢纽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农贸服务型、综合服务型等物流园区,有针对性地规划建设农产品冷链、电子信息、家居、医药、汽车、再生资源等专业物流园区。推进“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区建设,支持电商示范基地与物流园区融合发展,形成各具特点、优势突出的“电商+物流”产业园。完善园区基础服务和信息平台功能,重点加强进厂、进园、进港铁路专用线建设,推动解决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着力壮大为加工制造业服务的大宗货物物流企业集群,为农产品深加工服务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集群,为粮食散装、散运、散卸、散存服务的粮食物流企业集群,为快捷需求服务的快递物流集群和零担物流企业集群等。完善重点物流企业联系制度,加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协调解决物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鼓励物流企业推进设施设备升级,加强技术攻关,加大物流新装备、新技术研究力度,提升自动化、专业化,建立健全同时满足供应商、零售商和消费者3方需求一体化物流体系。
(七)强化水、电、气等要素保障,助力企业发展。指导和督促国网广元供电公司进一步简化办电服务流程,精简办电资料,压缩电力报装办理时限。指导企业直接或园区打捆等方式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组织企业积极申报富余电量和弃水电量。今年4月1日起,取消企业用气初装费用。
最后,再次感谢你委对广元工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期待您继续关注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