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53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机构: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发布时间: 2019-09-25 字体: [ ]


李建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城市雨污分流的建议》(第53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市中心城区南河、嘉陵江两岸主、次污水管网已建成,总长度约550公里(其中,污水主干管50余公里,东起龙洞扁大桥、大石镇曹家沟,西至袁家坝第二污水处理厂;北起工农镇、上西浩口村,南至南河坝第一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日处理量10万吨/日,正在实施第二污水厂二期5万吨/日扩建工程,今年年底前完工,建成后市中心城区污水日处理量将达到15万吨/日。完成了韩家沟、水柜沟等19条黑臭水沟体治理及东坝、老城、南河片区的兴安路、下河街、北京路等20余条街道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基本实现了无污水直排进入江河。

市城区市政污水管网建设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其形势仍然极其严峻。一是管网系统性不强,大雨尤其是暴雨时有污水从污水井翻溢流入河中。二是街道时有污水冒出,影响市容市貌。三是污水管网还未实现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四是雨污分流还不彻底。

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管网设计存在缺陷。一方面是城郊道路在规划设计和建设时,因未考虑到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长以及企业的引进,污水管网未能与道路建设同步,致使污水管网不系统,个别地方存在支管未建设,没有实现污水全收集。另一方面,市城区的污水主干管沿嘉陵江、南河两岸建设,因建设时上石盘电站未建设,干管正常运行。现因上石盘电站蓄水,水位高过干管顶部高程,加之干管多年运行,个别地方接头移位,导致有河水渗入主干管,因此暴雨时有污水从窨井盖溢出。二是城市越来越大、小区越来越多,一些楼盘或开发企业虽然按设计图纸施工,但城市污水管网是个庞大的系统,一些街道或小区的污水管网的走向、位置、深度等发生变化,在接入市政排水管网时造成雨水污水管网错接混接,尤其是街面的餐饮业主为了一已之便擅自接入市政管网造成错搭混接的现象较为突出。三是部分已建的市政雨污管网不同程度存在管径偏小问题,随着人口增加、城市面积增大,加之市城区较多污水管网使用年限已超过20年,且受地震灾害影响,经常出现污水管网塌陷、破裂等险情,因此街道时有污水冒出。四是一些城郊、居民自建房、背街小巷还未完全建成污水收集支管,加之居民环保意识差,有的将油烟和污水接入和排入雨水管中,同时市城区内有个别沟道采取做截流井的方式收集污水,夏天高温天气会有污水臭气从井口或沟道排出,影响空气质量。五是污水治理资金投入不足。污水管网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需要政府大量投入,但由于财政困难,每年用于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杯水车薪,只能对最急最险、损毁最严重的雨污管道进行维修和改造,加之雨污合(混)流管网还较多市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和维护管理的任务仍然繁重而漫长,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强化“治用保”的水污染防治理念,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与规划部门的工作衔接,结合城市管廊总体规划,完善城市排水排污专项规划,做好城市雨水污水管网和雨污分流系统设计。二是结合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扎实开展污水治理补短板行动,尤其是加大雨污分流管网的改造、支管建设和接入等工作,提高污水收集率,努力实现污水应收尽收的目标。三是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污水溢出等情况,及时查找原因,第一时间完成处理,保持市容市貌干净清洁。四是配合城管等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并利用媒体,大力宣传水污染治理法律法规,特别是加大对小区、餐馆、洗涤、自建房等行业对象的宣传和监管,防止雨污水混接、错接等问题发生,共同提高环保意识、共创卫生城市、文明城市。五是进一步实施城市雨污管网普查,切实掌握雨水、污水管网布局,为城市加强城市雨污水管网建设和维护管理等工作提供第一资料。

    

 

(联系人及电话:付登祥,1811368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