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监测预警。按“1点1人”配置153名地质灾害点专职监测人驻点监测,梳理出存在危害大、稳定性差等4类情况的地质灾害点18处,购置监测设备7*24小时在线监测;且对雨情水情实行“1日1分析”,实时发布预警信息。截至目前,发布预警信息28条次。⑵群测群防。对每个地质灾害点至少确定1套预警方式、1条撤离路线、1个避险地点,并通过培训“坝坝会”、应急演练等方式,在每个地质灾害点受威胁群众中至少培养2名防灾“明白人”,协助开展防灾宣传、应急救援等工作。截至目前,培养明白人800余名,开展应急演练156次。⑶应急处突。组建现场抢险、医疗救治等7个区级应急救援保障组,各乡镇(街道)组织民兵、预备役等人员自建15人以上的半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在15个储备库分批次新增投放100余万元的应急救援物资,并积极申请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隐患治理,最大程度降低突发灾害发生率。截至目前,已投入地质灾害防治资金5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