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东西部扶贫协作之工业产业合作掠影

发布机构: 广元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20-10-22 字体: [ ]
东西部扶贫协作之工业产业合作掠影

共建产业园 撑起一片天

东西部扶贫协作之工业产业合作掠影

 

川浙产业园全貌

    落户广元23年的娃哈哈第二生产基地去年建成投产,依托三门县优势招商资源、共享平台将总投资10亿元的玉环市16家阀门生产企业签约入驻三门·苍溪共建产业园,路桥·朝天共建产业园3.1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成投入使用……

    自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以来,浙江、广元携手同心,坚持“所需”与“所能”结合,“输血”与“造血”并重,打出一套协作招商共兴产业的组合拳,助力我市补齐工业发展短板,演绎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广元样本。

    三门—苍溪共建产业园

    项目地址 苍溪县云峰镇项目特色 重点发展以阀门制造、制鞋、眼镜等产业

    两地采用PPP模式,联手共建产业基地、扶贫车间等方式,规划建设1500亩、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三门苍溪共建产业园,分三期建设完成,已完成园区扩面工程,建成标准化厂房9万平方米。并以此为平台,重点引进阀门生产、电气机械、器材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企业。目前入驻企业23家,其中东部地区企业18家;2019年实现工业产值近4亿元、出口创汇620万美元、税收900余万元,被命名为四川省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

    2018年以来,苍溪县和浙江省三门县创新扶贫协作模式,突出三次产业联动,聚焦聚力精准扶贫,全力建园区、育产业、带就业、促扶贫。

    引导三门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工商资本入企入园,带动100多个贫困村、3.6万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大力发展冷藏、保鲜、包装、清洗、贴牌等产地初加工,建成规模化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东西部扶贫协作加工园和扶贫车间4个,开发系列加工产品36个,带动就业500余人,促进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带贫增收。

    仙居—旺苍共建产业园

    项目地址 旺苍县尚武镇项目特色 重点发展绿色家居产业

    2019年,旺苍、仙居签订共建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旺苍片区合作协议,以项目一期1100亩作为共建范围,由仙居先期投入帮扶资金1110万元,共同建设标准化厂房6000平方米,携手打造家居产业发展承接转移平台。

    搭建招商引资信息共享平台,旺苍在东部省份先后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6期次,组织17批次东部地区企业深入该县实地考察。目前,已累计从江苏、山东等地签约引进绿色家居生产及配套企业18家,计划总投资21.4亿元,解决就业岗位近2500个。

    坚持一企一策量身孵化,全流程跟踪服务,目前共支付家居企业各类补贴近400万元,帮助协调解决融资贷款1000余万元。同时,两地共同组织成立了广元市家居产业商会,促进企业抱团延链发展,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通过“政府+企业+贫困户”的方式,鼓励贫困人口通过劳动获得收入,优先吸纳了1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项目建设、家居企业务工。每年按照不低于投入帮扶资金的6%筹集资金,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收益资金池,今年已筹集资金66.6万元统筹用于公益性岗位补贴以及贫困人口大病救助,切实让贫困群众步入了脱贫奔康的快车道。

    吴兴—青川共建产业园

    项目地址 青川县竹园镇项目特色 重点发展机械制造、汽车配件产业

    2019年,湖州市吴兴区投资1.3亿元,在青川县建设标准化厂房4.8万平米的吴兴—青川共建产业园,有效带动当地人民创业增收。

    截至2020年9月,引导投资企业6个,实际投资3.4亿元。依托中哲集团的龙头带动,青川突出硅矿、锰矿等资源就地转化,形成上中下游配套的产业格局;投产的东部工业企业4个,已建成扶贫车间1个,累计带动就业240人,人均增收4800元。

    园区着力引进童装、装备制造、不锈钢加工等优质企业入驻,通过共建产业园、强化产业链配套等路径,更好地带动两地产业迈向中高端,建成后可带动产业投资5亿元,解决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30余人。目前,精准储备招商引资项目27个、计划引资128亿元,3家东部企业初步达成投资意向。

    带动茶叶加工、石英砂加工等一批工业项目入驻建设,食用菌菌种生产繁育中心、跃进童装加工厂建设等3个项目已全面启动,“白叶一号”茶叶精深加工、油橄榄加工及丰产示范基地、道地中药材加工及标准化基地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龙泉—昭化共建产业园

    项目地址 昭化区元坝镇项目特色 重点发展绿色家居、食品饮料产业

    龙泉—昭化共建产业园规划占地1000亩,一期总投资1600万元,建设4栋、72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

    园区于2019年9月完工。二期项目投资3500万元,建设2栋1.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现已全面竣工。已入驻四川鑫秀园食品公司、四川蜀兴厨食品公司、广元叮式农业发展公司、广元万农齐创食品公司4家企业,投产2家。

    在共建园区建设中,龙泉昭化创新利益链接“3大机制”:一是创新项目带贫机制。积极引导施工单位优先使用昭化本地农民工,累计带动本地农民就业60余人。其中贫困群众就业8人,实现每月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二是创新利益分红机制。由项目业主单位华瑞公司先行垫支2020年项目收益分红资金,注入“基金池”用于保障全区镇、村、社三级公益性岗位支出。三是创新就业扶持机制。鼓励在园企业使用贫困群众,对稳定使用贫困群众3个月以上的,按每人每年2000元给予企业就业扶持资金奖励。

    同时,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组织招商专班多次赴浙江等东部地区开展专题招商,累计引进食品企业4家,已投产企业2家,在谈企业5家。

    莲都—剑阁共建产业园

    项目地址 剑阁县下寺镇项目特色 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莲都-剑阁共建产业园计划2020年新拓展面积300亩,新入驻企业5家以上,建立扶贫车间10个,新增就业500人以上。截至9月底,已完成场平200亩,总投资4505万元、其中使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1790万元的9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正在加快建设,计划年底前投入使用。

    重点针对浙江、广东、上海等东部省市,加大锂电池及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推介和招商力度。2020年新签约精密机械加工及自动化设备制造项目等工业项目3个,签约资金9.92亿元;持续跟踪年产12万辆爱玛电动摩托车组装及配件、箱包生产等项目;包装储备工业项目13个,投资311.4亿元。

    路桥—朝天共建产业园

    项目地址 朝天区中子镇项目特色 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食品饮料产业

    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2亿元,其中,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3560万元;已建成标准化厂房3.1万平方米、道路管网3.6公里。

    朝天区围绕新型建材、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塑料制品等两地互补资源,加强与浙江相关龙头企业对接。围绕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积极谋划、增储项目6个。同时,量身定制《东西部扶贫协作来朝天投资支持政策》等5类17项优惠政策。

    截至目前,园区入驻东部产业转移项目7个,总投资8.2亿元,已完成投资3.23亿元,建成投产4家,解决贫困人口就业60余人、人均年收入3万余元,带动贫困人口2400余人、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川浙合作产业园

    项目地址 袁家坝项目特色 重点发展铝制品精深加工、新材料产业

    园区于2008年11月5日开工建设,经过10余年的建设,目前园区面积已拓展至近4000亩,并配套建有完备的道路、水、电、气、运及污水管网等配套工程,累计修建标准厂房15.5万平方米,形成以铝产业为主导的专业园区。

    川浙合作产业园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浙江省委、省政府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号召,在广元经开区袁家坝工业园为对口援建青川县灾后重建集中打造的广元市首个“飞地工业园”,是浙江省对青川县恢复重建、产业帮扶、富民发展的示范基地。目前,园区入驻铝产业及配套企业3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家,形成“阳极碳素-电解铝-铝精深加工-再生铝”的完整产业链。2019年,全市铝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74.8亿元。

    下一步,计划将川浙合作产业园新拓展面积3000亩,新布局一批铝精深加工项目,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150万吨电解铝和500万吨铝基复合材料基地,打造年税收20亿元以上、年用电量200亿千瓦时的千亿级铝产业集群。 (本组稿件由记者王梓菡徐竞瑜采写)

    A  打造载体共建产业园区

    浙江坚持真情实意、真抓实干、真金白银,投入帮扶资金2.6亿元,携手广元共建“6+1”产业园:在6个受帮扶县分别新建1个工业园区,在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拓展建设川浙合作产业园,总规划面积1.6万亩,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建成标准化厂房12.8万平方米,为深化两地工业产业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秋时节,走进三门·苍溪共建产业园内的舒之恒鞋业就业扶贫车间,生产线上热火朝天,涂胶、缝纫、打包……工人们干劲十足。

    “在这里一个月能收入三四千元,家也顾了钱也挣了,当然要好好干。”东溪镇五童村脱贫户王弟菊曾因家中双亲患重病致贫,去年在这里谋了份工作,用勤劳的双手编织未来的小康生活。

    像王弟菊一样的贫困劳动力在苍溪县还有很多。近年来,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共建产业园,该县贫困群众纷纷走入“扶贫车间”和就业扶贫基地,学技术、做能手,有效解决了有返贫风险的准贫困群众就业难题。

    在园区建设中,积极引导浙江国有企业及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实行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湖州市吴兴区城投集团投资建设标准化厂房4.8万平方米,作为青川县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发展新平台、新引擎。

    B    科学布局共谋特色产业

    10月18日,记者在以铝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川浙合作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看到,百名工人正在加紧生产一批铝棒,目前日产量700吨。

    “我们从8月底开始试生产,期间不断调试设备、优化技术,目前一到六号炉已全线达产。”广元美裕铝材精深加工项目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生产全线铺开后,年产量达20万吨。同时,铝型材生产线项目正加紧建设,争取在明年春节前试生产。

    据了解,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70亿元以上,年税收2.4亿元以上,解决就业约1000人。

    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按照“一园一主业”思路,帮扶双方共同谋定“6+1”共建产业园主导产业,实现了错位发展、特色发展,避免了产业同质化。

    C  资源共享共同招引项目

    朝天区派出4个小分队,进驻台州市路桥区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办事处,充分利用帮扶县招商平台,促进共建园区项目招引。

    借助浙江资金、技术、市场、人才、信息优势和管理经验,出台《浙江扶贫协作企业来广投资支持政策》,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搭建合作招商平台、联合开展投促活动、加强产业配套对接,突出项目招引的精准性、实效性,尤其在食品饮料、新材料、绿色家居、汽车零配件、轻工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方面。

    2018年以来,全市围绕食品饮料、新材料、清洁能源化工、机械电子、建材家居、生物医药六大优势产业,共同策划包装优质项目100余个,新签约项目57个,在谈项目26个。总投资25亿元的年产50万吨绿色水电铝材一体化、总投资20亿元的美裕铝材精深加工、总投资22亿元的江苏18家家居生产、投资7亿元的西奥电梯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发展,为我市加快实施脱贫攻坚和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D    创新机制完善利益联结

    设立“扶贫资金池”,每年将浙江方面投入帮扶资金的5%,以及“6+1”共建产业园区建成后,企业上缴税收地方分成部分的1%注入“扶贫资金池”,用于公益性岗位开发、残疾人帮扶等,增强浙广扶贫协作“造血功能”。

    推行“共建园区+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依托“到园区项目务工、到园区企业就业、提供农产品加工原材料+贫困户”形式,确保带贫减贫取得实效。

    截至9月底,通过在园区项目建设务工、企业劳务、开发公益性岗位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全市“6+1”共建产业园解决贫困户就业243人。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交卷”之年。下一步,我市将紧紧依托浙广协作这一重要平台,以“6+1”共建产业园为纽带,在产业合作、要素协调、联动招商等方面创新举措,精准发力,推动广元和浙江越走越近、越牵越紧,努力形成聚焦扶贫、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实现双赢的良好局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续写东西部深度合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