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对市政协七届六次会议第49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21-08-02 字体: [ ]

陈彪委员:

提出的《关于保障老百姓吃上健康农产品的几点建议》(第49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的建议

2017年-2019年,全市组织开展了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开展了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并建设了全市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今年,我市持续加强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利用,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成果应用,严格按照类别分类管控,积极争取和实施省级以上障碍性耕地治理修复试点项目。加强与环保部门配合,严密防范工业企业、城镇污染源向农业生产功能区和基本农田转移。将重金属纳入监测指标,动态掌握和研判耕地分类利用效果,有效把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全面实施农药化肥减量、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收集处理、畜禽粪污治理、投入品整治和饲料清洁化农业面源污染“六大行动”,推动产地环境持续好中向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认真落实好会商、通报等机制,实时掌握产地环境、产品质状况,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二、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三品一标’化发展”的建议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建设西部绿色商品供给地发展战略,以创建全国有机产品示范市为抓手,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加大“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茶叶、红心猕猴桃、露地蔬菜为重点,全域推进有机创建,有机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85万亩、认证基地面积达到37.6万亩2020年底,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530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16个、绿色食品92个、有机产品296个、地标产品26个)。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引领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三、关于“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议

2019年,我市成功创建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具备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为适应信息化监管需求,我市在省内率先建设了包含网格化移动监管系统、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资条码销售管理系统、标准化生产信息系统的信息化监管平台,着力推动“三入三化”(监管人员入户、监管设备入场、监管信息入网,监管履职网格化、过程透明化、评价实时化)的智慧监管模式,并积极在基层推广应用监管平台,去年全市监管平台入网数据达到68.89万条,同比增长42%。但由于国家、省级信息系统建设启动较晚,随着国家、省级质量安全追溯、农药兽药条码销售等系统的陆续应用,信息系统间数据对接难、共享难等问题逐步显现。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国家、省级已建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积极构建大数据平台,不断提升入网数据的质量,推动监管数据的共享、共用。加大国家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应用,引导主体实时将生产过程信息、流程环节信息录入追溯系统,让消费者明白消费、放心消费。通过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农产品生产主体质量安全“重点监控名单”和“黑名单”制度的落实,努力营造“不敢违法”“不能违法”的监管环境

四、关于“研究出实用的无公害的化肥和农药”的建议

当前,我市缺乏新型化肥、农药研发方面的科研机构,暂不具备相关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我们将重点做好肥料、农药使用的技术推广和执法监管,大力推行绿色种养技术,加强农资生产销售监管、农兽药使用监管和农产品农残检验检测。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和“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加强日常巡查、监督抽查、飞行检查和暗查暗访力度,严格农药兽药生产经营管理,严查使用禁限用药物、停用药物及非法添加物、农兽药残留超标等行为,持续稳固提升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老百姓吃上健康农产品,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期望您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我们的工作,如有其它建议和意见,欢迎直接与我们联系。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