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好项目规划编制,对接国家战略发展机遇。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围绕“三大目标”建设,精准着力基础设施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改革开放创新、公共服务保障等重点任务,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发展、对外开放、区域协作等重大平台,规划实施一批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重大项目,将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一批重大储备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把国家战略发展机遇转化为青川发展实效。(2)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引导资金优先投入农村。通过政府投资引导,吸引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领域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落实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与县级可调控资金存放挂钩办法,支持小额担保公司、城市商业银行在青川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建立多层次融资市场体系。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加快铁路、公路、机场等场站及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及新型运输服务领域向民营企业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相关支持措施,撬动社会资本投向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3)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释放土地改革红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提升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效率,清理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推进低效土地二次开发利用,积极消化存量建设用地,主动参与川渝两地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综合采取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和差别化年期出让等措施,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用地,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和资金平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