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蒋浏、蒲兴德蒋浏、蒲兴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整合农村政商服务功能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第22号提案)收悉,中心党组高度重视,经研究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整合服务办理场所做到一站多能。一是全市镇村撤并情况。全市共设置142个乡镇(街道)(其中:乡23个、镇112个、街道7个),设置1742个村(社区)(其中:村1390个,社区352个)。全市原239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减少97个、2396个便民服务站减少了654个。全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总数145个(包含广元经济开发区3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1742个。二是各县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保留被撤乡(镇)便民服务分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个别乡(镇)便民服务分中心合署到就近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办公,合理利用资源,因地制宜,优化布局,就近合署办公改善村级办公环境。对个别闲置的办公楼进行出租,助力增收提高集体收入。三是拓展“政务+金融”合作新模式。市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中心牵头与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广元办事处共同签订了广元市“政务+金融”综合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并印发各县区行政审批局,在各县区乡(镇)、村(社区)设立了“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积极推动政务+金融服务渠道共建共享、服务内容互联互通、便民活动合作联动、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创设便民服务基础支撑,助力乡村振兴。四是积极探索“政务服务+X”便利化服务。依托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分中心辐射村便民服务站,创新开展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法律服务、农技服务、信息服务和电商服务等,积极探索银政、邮政合作新模式开展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特色服务。
二、综合使用工作人员做到一人多岗。一是印发了《广元市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方案》《关于全市推进镇村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试点和创建“示范便民服务中心”“示范便民服务室”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村能办”“家门办”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村能办”“家门办”指导手册》,转发了《四川省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手册》的通知。二是统筹人员使用,加强业务培训。目前由组织、机构编制和人力社保部门已督促各县区及时配备到位副科级实职领导负责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在乡镇现有便民服务中心人员中明确便民服务分中心具体人员1-2名,确保便民服务分中心工作有序开展。由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组织对各县(区)业务骨干培训,县(区)组织乡(镇)培训,乡(镇)组织村(社区)培训,层层加强业务指导,全面提能增效。三是大力推进基层便民服务硬件配套标准化、运行管理规范化、网上办理智能化、常规服务便民化建设,汇同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进驻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事项参考目录》《村级代办事项参考目录》《“示范便民服务中心”评估验收标准》等具体规定,加速实现“就近能办事、 多点可办事、少跑快办事”“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切实畅通基层便民服务“最后一米”。
三、聚合各类资源要素做到一点多效。一是创新“村能办”“家门办”服务模式。推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实现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分中心、站)全覆盖,覆盖率100%;梳理“村能办”“家门办”事项清单,通过委托下放或授权等方式,创新“村能办”“家门办”便民服务事项141项和47项;召开了全市“村能办”“家门办”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议,全市统一推进“村能办”“家门办”便民服务体系建设落地落实;建立“乡镇(街道)及村(社区)上报需求、县区审核发布、市上统筹”事项动态管理机制,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无差别综合窗口。二是完善镇村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由各县区人民政府统一规范安排乡镇(街道)、村(社区)等服务场所各行业部门名称悬挂和各行业规章制度的张贴,由行业主管部门提供样板标准,乡、村两级统一制作组织实施,树立良好的镇村两级基层服务场所风貌。三是合理配置服务设施。在镇村两级便民服务场所结合实际,合理设置服务窗口,科学划分日常办公区、综合服务区、办事等候区、自助服务区等功能区域,配备必要的等候座椅、自助服务终端、饮水机、急救药箱、无线WIFI、老花镜、雨伞、充电器、轮椅及办事所需的文具等便民设施,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群众需求,提升满意度。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政务服务工作的关心支持。
广元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022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