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育多元经营主体。加快构建“企业+专合社+农户”产业化联合体,大力实施家庭农场、专合社培育提升行动,累计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合社27家,农户加入专合社比例达40%以上。(2)推行适度规模经营。综合山区农业生产管理成本和经营主体自身实力,合理引导各类主体量力而行适度规模种植,原则上企业不超过200亩,家庭农场、致富带头人不超过50亩,重点鼓励农户3—5亩小规模种植,园区由农户承担种植的面积占比73.5%。采取“园区业主出一点、财政投入补一点”的方式,建立园区产业发展风险防控基金,主导产业政策性农业保险实现全覆盖,有效防范自然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3)建强联农带农机制。全面推行“一订两保四分红”机制,园区内农产品订单销售率达90%以上,带动80%农户聚在产业园、富在产业链,实现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