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敏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的建议》(第43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思想认识再提高”的建议。
一是在提高政治站位方面,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五级书记”一起抓要求,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充分发挥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乡村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抓总作用,编制《广元市“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提升行动”、农村基础设施“五网共建共享”、山水林田湖“五项系统治理”、农村“五大建设”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逐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二是在厘清工作责任方面,根据机构改革,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已于2021年12月底将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推进乡村建设等工作职责全面移交给乡村振兴部门,目前乡村振兴部门正按照机构改革后的职能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并印发了2022年度工作要点,明确由乡村振兴部门牵头,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住建、文广旅、卫健等部门按职责分工协同抓好工作落实,形成了市县各级各部门横向沟通联系、纵向指导督促、统筹推动的工作格局。
二、关于“规划规范再提高”的建议。
一是在坚持问题导向方面,针对当前农村主要污染问题和主要污染源,统筹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面源污染治理、村容村貌整体提升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提升行动”,力争到2025年全市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75%以上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得到有效治理,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2%以上,废旧农膜回收率稳定在85%以上。二是在坚持因地制宜方面,坚持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县推进项目为契机,整体推进3个二类县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推进4个三类县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上,交通便利、转运距离较近的地方大力推广“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县处理”的集中处理模式,由市县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置;对距市县集中处理场较远、相对集中连片的地方,推行“村收集、乡镇转运、片区处理”的片区处理模式,按村收镇运的方式,统一收集转运至片区垃圾处理场处置,片区垃圾处理设施以县为单位统一规划建设;布局分散、交通不便、转运困难的村庄,积极探索低成本、低维护、符合环保要求的“就地就近处理”模式,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占比达到92%以上。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上,根据区位和经济条件差异,分类采用不同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积极探索出符合广元特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路径和模式,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行政村占比达到63%以上,常住人口600人以上的聚居点(区)农村生活污水基本得到有效治理。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上,指导各地因村、因户施策,按照农户居住形态,充分尊重群众改厕意愿和利用好现有粪污收集处理设施,合理选择单户、联户、集中等粪污处理模式,全市累计建成省级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224个,示范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三是在注重文化保护上,根据不同村庄的自然环境、民俗习惯和历史文化等,在环境整治中加强保护和修复,全市共131处历史乡土建筑进行挂牌保护,26个村被命名为国家级传统村落,58个村被评为省级传统村落,12个村被命名为市级传统村落,8个村创建为“四川省最美古村落”,昭化区成功申报四川省传统村落集中联片保护示范县。
三、关于“投入保障再加力”的建议。
一是在强化项目支撑方面,着力补齐“三农”领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大项目储备,2021年入库“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工程项目7个,计划投资97512万元;入库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150个,计划投资76110万元;共申报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新三推”项目30个、总投资148972万元。二是在推动多元投入方面,按照财政专项资金和项目资金“当引子”、金融资金“强支持”、社会资金“补缺口”的思路,创新“四个一点”资金筹措方式,让资金“聚起来”“合起来”。2021年,全市共争取农村“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县建设、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等项目资金近2亿元用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同时,各县区积极争取农发行等金融机构抵押补充贷款资金用于符合规定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争取到农发行抵押融资贷款超10亿元。三是在鼓励支持农户投入上,探索建立政府补助、用户付费、市场化管理的运行维护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乡镇综合考虑地方财力、农民意愿等因素,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积极推行“农村公共服务运维经费+村集体经济+辖区内经营业主付费+农户适当自筹”的筹资方式,注重开展建筑工匠等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把村民培养成为村内公益性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重要力量。
四、关于“氛围营造再加强”的建议。
一是在倡导文明新风尚方面,把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推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规民约、门前三包、文明新风积分激励等成熟机制作用,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文明村镇创建,普及卫生健康和疫病防控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健康理念。二是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方面,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运用“一事一议”决策机制,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领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三是在营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良好氛围方面,采取村村通、明白纸、倡议书、微信推送、知客宣讲等形式,让群众充分知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目的、意义和政策,有效调动群众参与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大对各地典型经验和整治成效的宣传推广,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衷心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期望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我们的工作,如有其他建议和意见,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