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化分类管理。建立“双减”信息报送制度,利用全省校外培训机构信息平台动态掌握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底数,实施监测各机构运行情况、课程设置等,对办学资质差、办学不规范的,通过定期工作提醒、问题通报等进行督导整改及动态销号。(2)强化综合治理。多部门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违规专项整治,围绕培训时限、收费、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对隐形变异违规行为开展专项督导回头看,全面净化校外培训环境。(3)优化特色服务。实施课后服务“1+X”课程模式,推动“一生一课表、一校一品牌”。整合校内外资源,邀请“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5名,开通白龙纸偶、高观皮影、剑门根雕等传统文化课程10余项,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截至目前,全县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5+2”服务模式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