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化组织保障。制定《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党政主要领导挂帅担任双组长,全面统筹示范工作。组建工作专班,明确区、镇、村三级主体责任,制定目标任务清单,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重大决策、重大问题,全面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实现组织体系一步到位、上下贯通、执行有力。(2)做强规划保障。高起点、高标准修编全域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分片编制“蜀道文旅体验片区、梅岭康旅休闲片区、柏林农旅生态片区”3大集中片区规划,整体细化到施工图层面,实现规划纵向到底不走样。加强同相关规划衔接,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深度融合,形成村落保护专篇。(3)落实资金保障。用好用活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资金6250万元,落实示范建设项目23个,分三批次制定保护实施方案,做到专款专用,示范引导。整合各类奖补资金,积极引导社会帮扶资金主动参与,争取1500余万元投入示范建设,基本形成传统村落保护多元化投融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