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畅通排水脉络。因地制宜推进城市道路、人行步道、雨污管网等设施进行海绵化改造,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有效提升城区排水能力,基本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目标。截至目前,已改造升级杜里坝落英缤纷路、滨江路等海绵化人行步道2万平方米,县城区新建雨污水管道21.32千米、修复650米。(2)修复河湖生态。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国家级城市名片创建、丘陵地带水土流失治理、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有机融合,大力实施嘉陵江河道治理、石家坝污水处理厂、大洋沟补水工程等工程项目,推动截污、清淤、补水同向发力,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截至目前,完成滨江河堤绿道建设约4200米,在建约5300米,郭家沟水环境治理约1000米,九曲溪污水管网改造约5000米,年均清理污水管网淤泥35立方米。(3)拓展滞蓄空间。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通过建设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等,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扩大城市海绵体地表面积,消纳雨水,为周边区域雨水蓄滞提供空间。截至目前,投资3.6亿元,建成梨仙湖湿地公园,总面积约5000亩,建设下凹式绿地20处,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改造城市景观喷泉17处,城市蓄滞容积达到100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