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多方研判快速解急。组织水利、气象、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月会商、周调度”工作机制,密切关注全县29个乡镇雨情、墒情和旱情变化趋势,及时共享降雨、来水、调水等信息,研判解决用水难题。今年以来,利用有利天气实施人工增雨6次,为全县高山、旱山村组等严重缺水地区送水6565车3.87万方。⑵多面开源及时破难。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指导全县29个乡镇落实“一乡(镇)一案”应急供水方案,新增打井、蓄水池2600口,新建12处水系联通和自来水管网延伸工程,统筹落实“拦、分、蓄、滞”各项措施,新增蓄水1400万方,恢复蓄水120.6万方、灌面4231亩。⑶多项提速长期保供。投资4625万元,实施63个供水保障项目,强化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管网覆盖范围。持续推进鹤龄水厂、杨家河水厂、禾丰水库重点项目建设,采取“5+2”“白+黑”等工作措施,力保年底完工运行。加紧老鹰嘴水库、大型灌区、龙水泵站、水网联通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