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各位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立全民心理健康检测体系 提升全民心理健康认知的建议》(第198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平安广元”“健康广元”和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全市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能力,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一、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和促进
普及大众心理健康知识,将提高群众心理健康素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专业心理健康宣传教育,重点人群心理健康宣传教育。2022年,市卫生健康委、市总工会联合主办、市精神卫生中心具体承办的广元市心理健康科普赛课活动,通过以赛代训的形式,提升了全市各级精神卫生防治人员授课水平、健康宣教能力、业务技能,提高精神卫生服务质量,推动全市精神卫生工作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
近年来,依托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心理学会、市心理咨询与治疗协会等专业机构及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一是举办危机干预师资培训班,为全市医疗系统和教育系统社会心理服务骨干人员进行危机干预能力培训;二是召开青少年情绪障碍心理干预工作会,对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和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测评、儿童青少年工作、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我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质量,降低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三是心理学会和心理咨询与治疗协会每月定期组织开展学术沙龙、个案督导等活动,不断提升会员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四是市精神卫生中心开设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临床进修项目,面向社会招收进修人员,培养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员实践操作能力;五是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科普宣传,通过线上的公众号、抖音视频、微课堂视频、交通广播站直播、电视台录制等方式,以及线下专业人员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的方式,每月至少开展10场心理健康宣讲活动;六是加强心理援助热线服务,通过开设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对来电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目前,通过热线服务大众3644例。
三、开展常见心理疾病的预防治疗工作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常见心理疾病预防工作,对患者开展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筛查,实现心理疾病患者“早发现、早识别、早转诊”。充分利用世界睡眠日、痴呆日、双相障碍日、精神卫生日等活动日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宣传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宣传“精神疾病可防可治,心理问题及早求助,关心不歧视,身心同健康”等精神卫生知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正确对待精神障碍患者,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六进”及心理健康专家巡讲的常态机制,每年开展“六进”及巡讲3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覆盖2万余人次。
四、扎实做好心理健康检测工作
一是通过市精神卫生中心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免费开放三项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9项健康问卷(PHQ-9),15项躯体症状问卷(PHQ-15),已接受十余万人次心理检测与健康咨询;二是协助教育部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疏导,目前已对利州区所有中小学校和其他县区部分学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约10万余人次,做好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建立由学校负责人、年级负责人、专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及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的学校心理危机预防网络。每学期开展一次全面心理健康筛查,每年有近27.5万余名中小学生参与,筛查率98%。同时科学运用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其中533名测评出具有严重和高危心理问题学生信息纳入四川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台账管理系统进行动态管理;三是与全市多家学校达成医校合作协议,提供专业培训、指导、咨询和建议,协助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开通心理危机诊疗-干预-转介绿色通道;四是通过落实心理健康“六进”活动,协助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评与疏导等工作;五是与各县区残联合作,为各类残疾人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和居家康复服务,开展心理测评、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等工作。
下一步,我委将联合市委政法委、宣传部、市财政局、教育局、总工会、妇联共同推动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试点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抑郁症、老年痴呆等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的社会动员、科普宣传、筛查评估等,建立全市精神卫生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探索常见精神障碍防治模式,提高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现率和治疗率,以及重点人群的干预率,促进公众心理健康,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魏晓芳
联系电话:0839-3262780
广元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