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打造“大圈子”。建立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体系,统筹自然资源和群众健身需求,在全县统筹建设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等各类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项目,实现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截至目前,已建设各类体育场地1800余个,建成乡镇全民健身中心3个、乡镇多功能运动场12个、社区全民健身中心3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⑵完善“小圈子”。合理做好国土空间复合利用,在县城边角地带和望月堤、玉龙广场等公共场所建设一批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设施场地,配置单双杠、转盘、健步机等各类健身器材,丰富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内容。截至目前,建有健身步道15公里、全民健身路径410条,全县体育健身路径安装覆盖率达100%。⑶利用“好圈子”。实施“体育+”工程,将体育与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举办“百城千乡万村·社区”、迎新登高、全民健身日等活动,激发人民群众健身热情。今年以来,已开展各级各类活动50余次,群众参与达11万余人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