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抓机遇。敏锐抓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战略机遇,积极克服无资金、无技术、无经验等诸多困难,多次邀请省、市专家进行论证,主动向省市林业主管部门汇报。自资源库建设以来向上争取资金91万元用于日常管理和维护,1350万元用于水青冈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
(2)抓布局。逐步形成县、局、场三级同向发力工作格局,统筹协调资源库建设,分析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现场督导工作进度;县林业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实时跟进建设情况;县国有林场建立党政同责、场长负责的工作专班,确保资源库建设有序有力。
(3)抓科技。首创使用平板软件进行样株、样地调查和资源信息采集,形成“纸质+平板+电脑”三级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基础工作效率。库区总规模达236公顷,保存国内水青冈种质资源783份。在种质培育上,创新将“有性+无性繁殖”相结合,突破了水青冈无法人工繁殖和繁殖方式单一的技术瓶颈,完成育苗面积约5亩,水青冈容器育苗2万余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