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档案动态管。组织各村组干部、护林员开展第二轮古树名木普查,分级别、种类、区域、场所、权属、类别登记造册,建立全区42株树龄80年以上的古树电子档案,收集胸径、冠幅等数据对每棵古树实行“一树一档”动态管理。(2)网格分区专人护。依照属地管理、部门职责、古树权属等情况,分类分区全面落实保护责任,推进“一树一人”工作措施,实行“林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模式,配套安排42人专人专管,建立区、乡、村、组四级网格化保护体系,将古树保护工作责任分片到乡镇(街道)、分段到村组、定点到责任人。(3)定期体检及时治。每季度组织病虫害防治专家、养护技术人员对古树名木开展“健康体检”1次,对受到病虫害影响的古树及时进行树洞填补、药物喷洒治疗,做好护栏安装、树池修葺等地上保护工作,实施如土壤改良、营养滴管等养护工作,有效保护古树名木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