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化要素保障。成立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出台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设立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和研发投入后补助资金100万元,全面支持科研创新。今年以来,全区规上企业报送研发费用13家,共报送研发费用919.9万。(2)突出主体培育。积极推动振川包装、广之铝、泽瑞堂3家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组织美好世家、天垠农业、新禾成药业等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白龙酒业、欢欢食品等35家企业拟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邀请各类专家团队深入企业指导广元万农合创科技有限公司争创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王家贡米研究中心、亿志合创建市级工程技术中心。今年以来,全区新增企业创新专利43件,科技服务业劳动工资总额约317万元,增速约9%。(3)搭建合作平台。新签订校企合作3项,推动四川四海三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俊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西南大学、四川信德农牧与浙江农科院开展产学研合作。今年以来,全区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完成技术交易合同登记930万元,登记《山区稻渔综合种养集成与示范》等2项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30项,成果转化产值实现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