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及时动态跟踪,积极会商研判。加强与气象、水利、电力、通讯等部门的会商研判,协调相关部门针对性做好防范部署,密切跟踪雨情、水情、汛情变化,提高预报精度。同时,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叫应”机制,强化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2)坚持动态排查,消除风险隐患。联合县应急、水利等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重要区域部位、重要基础设施以及12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240处山洪灾害危险区进行“拉网式”排查,落实群测群防、转移避险和警戒管控等各项措施。目前,排查出安全隐患60余处,已整改60余处,整改率100%。(3)夯实应急准备,提升应急能力。以县武警中队、县消防救援大队等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为主体,公安、应急、医疗等部门为基础,供电、供水、通信等行业领域专项应急救援队伍为补充,建立政府、军队、企业“三位一体”救援力量体系。各乡镇和相关部门配备天通一号卫星电话36部,及时采购橡皮艇、手摇警报器、帐篷等应急救灾救援物资2556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