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有好学校好医院——我市加快建设区域教育医疗中心推动教育与医疗高质量发展

发布机构: 广元日报 发布时间: 2024-08-12 字体: [ ]

全市投入8.78亿元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实施69个项目,竣工投用14个项目,新增学位4470个;全市投入87.6亿元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支持实施医疗卫生项目51个,建成7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一笔笔真金白银让教育、医疗的“民生大单”变成实实在在的“民生大餐”,让广元老百姓的生活更具幸福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市委八届九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区域教育医疗中心。这为我市教育、医疗未来发展锚定了方向和奋斗目标。那么,建设区域教育医疗中心,广元当下教育、医疗如何?未来有怎么样的愿景和目标?8月8日至9日,走访市教育局、市卫健委以及部分学校、医院,真切感受一项项民生新政落地见效,一件件民生实事温暖人心,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教育集群、医疗资源逐渐增多,加快建设区域教育医疗中心推动高质量教育、医疗的广元画卷正徐徐展开。

教育提质

擦亮“学在广元”教育名片

“太开心,我圆梦清华大学了!”7月29日,广元中学毕业生王皓收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类专业录取通知书后,开心得跳了起来。

今年夏天,我市广元中学、广元外国语学校、苍溪中学、广元天立学校、苍溪天立学校、剑阁天立学校6所学校10名学生收到清北录取通知书。这是承载梦想与收获的录取通知书,亦是广元深入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翻开我市今年教育质量提升“成绩单”:积极推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建设,全市推评40余个优秀学前教育视频案例,8所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学校启动试点综合高中,7所“三名工程”中职学校接受省教育厅中期验收,广元市入选全国学习型城市网络城市,73人入选第二届“蜀道英才培育计划”教育领军人才项目,创建6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所入选省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引领校……成绩催人奋进,见证了我市聚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信心与决心。

“我们将始终如一地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的使命,深入实施教育提质工程,进一步聚焦‘三优一新’建设,持续提升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奋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贡献教育力量。”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道。

站在新的起点,全市教育系统正积极从“学有优教”“教有优校”“校有优师”“育有新人”“改革有为”等十个方面,持续推进各类教育提质发展,强化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赋能教育创新开放发展,力争到2030年,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教育服务贡献能力大幅提升,教育总体实力显著提升,率先建成中西部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示范区、西部山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创新发展示范区、川陕甘结合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引领区、中西部思政研学实践教育引领区,进一步擦亮“学在广元”教育名片,全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满意的优质教育。

医疗升级

“九大行动”开创卫健事业新局面

“非常棒!”今年7月中旬,市中心医院邀请国际医学界著名学者、世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创始人冈萨雷斯博士到院,与该院胸外科手术团队合作3例单孔式胸腔镜手术,手术完成后,冈萨雷斯对市中心医院医生医术与敬业竖起大拇指。

与国内外医学界著名学者一起讨论病例仅是我市卫健系统医疗升级的一个镜头。去年,我市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杠杆,围绕“国考”“省考”指标,全力推进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方面实现新突破,市中心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中排名第292位,列B++等级,市精卫中心在全国三级公立专科类医院排名第19位,列A等级。我市三级公立医院综合排名全省第4,二级公立医院综合排名全省第6,市精卫中心在全省三级精神专科医院持续排名第1。

持续打造具有省内影响力的重点、特色专科是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今年,我市新立项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在建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在实施医疗资源布局中,我市积极推进两个紧密型建设,稳步推进由市中心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牵头的城市医疗集团,市中医院、市精卫中心牵头的专科联盟,形成“2+2”广元模式。今年,我市苍溪、旺苍、剑阁和青川4个县全面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截至目前,县级医院累计下派53名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长期驻点帮扶。

“我们将继续紧紧围绕以‘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集中攻坚重点领域的创新突破,奋力开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局面,为老百姓在家门口提供更加满意的医疗服务。”市卫健委负责人介绍道。

新征程、新的使命。全市卫健系统正以实施医疗资源布局优化、公共卫生能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等“九大行动”为抓手,积极争创健康四川示范县,建好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实施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等,集中力量发展特色优势专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市、县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努力打造一批高水平、人民满意的精品医院,加快建设区域教育医疗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卫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