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向美而行。
近年来,广元坚持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实施产业增量行动、乡村强基补短行动、治理增效赋能行动、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改革创新突破行动“五大行动”来提升乡村建设整体质效,累计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达标村278个。
补齐短板 增“颜”又提“质”
抬头是“画”,入目是“景”。 一方庭院,四季常青、花果飘香;一户人家,窗明几净、家风绵长。走进利州区龙潭乡曙光村,一户庭院就是一处风景。
2024年,全市实施乡村建设项目769个,计划投资7.75亿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达标村147个、精品村7个、示范片7个。
共建共治 宜居又宜业
近年来,我市健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省级“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智慧乡村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川善治”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广泛应用。
在昭化区天雄村史馆,一个个老物件承载着历史、一幅幅老照片记录着发展历程。“全国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省级“四好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一项项荣誉,掀开了天雄村文明面纱。
2024年,昭化镇持续完善“1+6”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数字乡村”平台,推动公共服务信息化健全“川善治”乡村治理平台,改造天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培育行动,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持续转变村民作风,提升村民文明素养。
善治则聚民心,民心齐则事业成。目前,全市131个乡镇(街道)矛调中心实现规范化建设。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室建成率达98%。持续开展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全市累计建成国省文明村镇63个、国省乡村治理示范村74个。
同时,我市合理规划确定村庄布局和发展定位,全面编制完成33个乡镇级片区和50个村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因地制宜、科学有序推进建设各具特色的和美乡村。
因地制宜 产业发展促振兴
八月的乡村,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和果实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
而另一边,昭化区天雄村发展火龙果种植园100亩、草莓种植园150亩、昭化有机蔬菜园450亩,成功创建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1000亩集农业生产、休闲旅游、文化观光为一体的农旅体验园,新建和改造提升民宿10余家,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余万元……
近年来,我市实施产业增量提质行动,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按照“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的思路,突出增产增量、延链补链、优质优价、联农带农,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兴产增收。全市累计建成市级现代农(林)业区149个、“一村一品”示范园1673个、小农户增收致富园21.7万个。
如今,农业产业连片成带,村庄环境干净整洁,乡风文明浸润心田……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时代大潮中,广元正奋力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力争到2027年建成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