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关于市人大八届五次会议第127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复函

发布机构: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发布时间: 2025-09-02 18:11 字体: [ ]

尊敬的杨宇恒代表:

您在市人大八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利阆道’宣传推广与开发利用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心和关注。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利阆道又称广宁驿道,是明清时期金牛古道东线、古时利州联通阆中的必经驿道,从朝天沿嘉陵江河谷进入利州区后至阆中,进而通往成都,是我市古蜀道遗存段落中距离城区最近的段落。近年来,市县(区)文旅部门多次对利阆道进行保护性勘探,基本理清了其段落遗存情况,在资源调查、线路整修、设施完善、项目申报、宣传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利阆道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水平。

一、开展资源调查,夯实保护基础。紧抓“考古中国”蜀道考古研究项目机遇,积极向上争取,成功将利阆道纳入项目范围。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专项实施蜀道文物资源调查,进一步理清沿线遗存分布保存状况。邀请四川蜀道研究院金生扬、陕西理工大学冯岁平、西南大学蓝勇等专家学者现场调研并提供专业指导。联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元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等专业机构,多次开展全面调查。调查共发现五段约10公里(石板路约3公里)保存较为完整的一级古道遗迹并绘制了广宁驿道利州区段路线图。今年4月,省文旅厅在2025年全国徒步大会(四川广元站)暨古蜀道徒步游启动活动上正式发布《“蜀道金牛”文物主题游径(广元至绵阳段)建设方案》,确定广元朝天至绵阳梓潼段金牛道为先期建设重点,建设范围包括广元市利州区,预计将为利阆道的保护与开发带来更多机遇。

二、完善线路设施,筑牢利用根基。利州区组织龙潭乡、南河街道对所在辖区古道遗存段落开展保护性修缮,对现有路面表面的覆土、杂草、碎石、枯枝等进行清理,并对清理后的路面进行夯实,目前已基本实现五段古道遗存道路贯通。在保存最为完好的界牌村二组(三道拐)至巴岩店桥段设置了简介导视牌、徒步公约牌、道路指向牌等10余处,沿全线设置利阆道旗帜,增设历史故事简介牌10余个,有效提升文化展示功能和游览指引性。线路沿途有农村公交三趟、公交车招呼站5个,29路、10路等公交车次均可到达接官亭遗址古道主要出入口,出租车、网约车均可到达沿途节点。沿途经村庄6个、学校2处、龙潭乡综合文化站1个、寺庙4个、停车场4个、休憩亭1个、农家乐及民宿18家、超市等购物场所10余家。

三、强化项目储备,积极争取资金。统筹剑阁县、昭化区、利州区等蜀道核心区域项目储备工作,采用“保护遗存段+清理占压段+修复消失段”三段式策略,加快蜀道遗址本体保护项目方案编制报审。积极谋划“蜀道金牛”文物主题游径文物保护与展示利用重点项目,争取纳入省级文物保护利用重点支持项目清单,其中利阆道相关的界牌驿道文物展示与环境整治工程、来雁塔预防性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瓷窑铺遗址环境整治工程等5个子项目均已完成方案编制工作。在市县(区)文旅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观音岩石窟加固保护工程已争取到位2025年度国家文物保护资金560万元。

四、加强宣传营销,扩大品牌影响。编写印发广宁驿道(利阆道)南河段宣传册500余册,组织开展了“探秘蜀道 漫步云端”“广宁驿道(利阆道)古蜀道徒步游”“穿越利阆道·脉动新生活”等系列活动。面向青少年、专业人士等不同人群,推出探秘古蜀道、蜀道徒步游、蜀道专题研学体验路线、蜀道美食之旅等5条利阆道特色旅游体验线路,常态化举行徒步活动,增强文物阐释的互动性与趣味性。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宣传服务体系,进行多媒体投放宣传,从旅游推荐、主题展览、文艺演出、文物讲解、特色活动等方面进行推广,有效提升利阆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后续我们将把利阆道作为全市古蜀道对外宣传的重要内容,持续提升利阆道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

再次感谢您对利阆道保护利用工作的关心和对广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注。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吸收采纳您的建议,让古蜀道焕发新的时代光彩。期待您继续为我市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