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跛腿迈出矫健人生路——记残疾下岗粮食职工张文林>>详情
索 引 号 008450516/2010-00308 公文种类 发布机构 市粮食局
发布日期 2010-05-21 主题词
【字号:
打印

跛腿迈出矫健人生路——记残疾下岗粮食职工张文林

2010年5月14日,在四川广元凤凰艺术剧院,一名残疾下岗粮食职工的简短而精彩的演讲赢得了1400多名听众数次热烈的掌声。他叫张文林,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白水粮站残疾下岗职工。

今年47岁的张文林,右腿比左腿明显短一截,走起路来,一颠一跛的,常常跌跌撞撞,摔得鼻青脸肿。但是,张文林坚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跛腿也能迈出矫健的人生步伐”。1998年,张文林与同在粮食企业工作的妻子一同下岗后,租用东河公司印钞厂闲置的3000平方米厂房作为基地,招聘培训了10多名下岗职工、农村青年,还招聘了2名残疾人,办起了“红祥养鸡场”。如今,“红祥养鸡场”被省、市畜牧部门授予“无公害禽蛋和生产示范场”,存栏蛋鸡4万只,年产鲜蛋1080万枚,养鸡场总资产已超过550万元。张文林先后获得中共广元市委、广元市人民政府 “优秀共产党员”、“残疾人自强模范”荣誉称号。

1963年9月,张文林出生在旺苍县普济镇清江村一户农民家里。父亲在粮食部门工作,家里是劳弱户,生活十分困难。1964年夏天,还不满周岁的张文林突发高烧,医生用“白尔定”针药为他退烧。就是“白尔定”药物反映,改变了张文林一生的命运,医治了两个多月,右腿还是无可挽回地瘫痪了,骨节变形,肌肉萎缩,张文林3岁多才能慢慢走路。上学后,面对班里同学“张瘸子!张瘸子!”的嘲笑,张文林心里很难受,他多么渴望能像正常人那样潇洒地走路啊。失去儿童和少年时代的欢乐,张文林更加发奋读书。1980年,张文林高考成绩高出录取线20多分,可是,却因“体检”不合格,被无情的挡在了大学校门外。十年寒窗之梦无情地破灭了,张文林说,那是他流下了的第一次伤心的眼泪。

1982年,旺苍县普济小学向社会公开招聘一名代课老师,经过笔试、复试、面试一路闯关,张文林以满分成绩被学校录用。怀着“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的信念,张文林选择了边远的尖山村小学工作。由于他潜心教学,教学成绩好,受到了家长和学生们的尊重,也赢得了农村姑娘侯美生的芳心,成就了他一生美好的姻缘。

1984年,享受粮食部门照顾老干部子女就业优惠政策,张文林接父亲班到粮食部门工作,在旺苍县三江粮站、普济区粮站等单位工作10年间,张文林先后担任过仓库保管员,会计员、统计员,参加全国统计专业职称考试,获得了《统计师资格证书》,1996年,张文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8年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张文林和妻子双双下岗了。张文林说:“下岗对于健全的人来说可能只是职业转换,岗位变更,而对于残疾人来说,下岗就是雪上加霜”。因为“妻子文化不高,再就业很困难,女儿正上中学,也正是花钱的时候”。夫妻双双下岗后的张文林一家由于没有收入来源,顿时陷入空前的困境,全家4口人靠1997年退休后的父亲养的50只母鸡卖蛋赚钱维持生活。

50只母鸡解救一家生活困难。张文林说:“退休后的父亲闲暇养鸡的养老方式,使我心里豁然开朗”。张文林算了一笔帐:“一只鸡一年赚20元,如果养一万只鸡,一年的纯收入就是20万元。对!养鸡就是一条致富路,还愁什么下岗上岗?”张文林下定决心,要自己当老板,用自己残疾的腿走出一条养鸡致富之路。

创业难,作为残疾人创业更是难上加难。1999年,张文林先后参观了绵阳、德阳、成都等地十家大型养鸡场,这些现代化养鸡场“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合同化销售”的经营模式,使张文林大开眼界。回来以后,张文林多方筹借资金40万元,租用东河公司印钞厂闲置的3000平方米厂房作为基地,不久,“红祥养鸡场”挂牌开张了。为了学习养鸡技术,张文林四处拜师学艺,先后三次赴四川农业大学,拜家禽饲养专家龚兆为师。龚教授为张文林身残志坚,执着诚信的精神所感动,多次无偿地到“红祥养鸡场”传授养鸡技术,义务担任养鸡场的技术顾问。龚教授还廉价地转让给他一套饲料配方技术。由于创业初期资金匮乏,整整一年,张文林全家没有买过一斤鲜肉吃,年迈的父亲看到儿子整天呆在养殖厂房里,饿了随便吃点东西接着再干,困了拖根板凳将就着睡,记不得有多少次从凳子上摔了下来,每每看到这样的情形,父亲老泪纵横,心里说不出是啥滋味。就这样,整整3年的刻苦钻研,张文林终于掌握了从育雏、饲养、防疫等各个环节的过硬技术,成为养鸡“土专家”。

经过12年的发展,张文林的“红祥养鸡场”发展到占地15亩,建起标准化鸡舍3000平方米,年孵化培育鸡苗14万只,存栏蛋鸡4万只,每年产鲜蛋1080万枚,出栏肉鸡4万只。由于“红祥养鸡场”鸡饲料全部采用粮食,不加任何添加剂,“红祥养鸡场”以产品质量和诚信经营开拓了市场,禽蛋产品销往苍溪、南江、巴中、广元、阆中等地,有20多家商家定时定点到“红祥养鸡场”进货,养鸡场每年产值超过600万元,赢利七八十万元。

2008年,张文林利用养鸡场每年1400多吨的鸡粪优势,投资80万元建设了红祥养鸡场有机肥加工厂,预计年产量3000多吨有机肥,每年产值可达140多万元。张文林说:“我的目标是把红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