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广元市农业局关于市人大六届六次会议第10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详情
索 引 号 008450380/2015-00178 公文种类 发布机构 市农业局
发布日期 2015-09-15 主题词
【字号:
打印

广元市农业局关于市人大六届六次会议第10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广农函〔2015149

谢志杨代表:

在市人大六届六次会议期间,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您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责成局办公室负责统筹办理,现结合我局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能源(沼气)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职能实际,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一主一园三突破”的全市“三农”工作思路,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纳入全市农业重点工作,与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基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紧密结合,统筹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以“三网配套”(田网、渠网、路网)建设为重点,以实现“三力提升”(农田排灌能力、土壤培肥能力、农机作业能力)为目标。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等级水平提升0.5-1个等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50-100公斤。“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建设高标准农田50万亩。目前,全市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达15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2%

二、户用沼气建设扎实推进。抓住国家对农村沼气大投入的契机,全力争取农村沼气建设项目。不断拓展项目争取和农业招商引资领域,创新农业项目投入机制,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在沼气产业建设中的支撑带动作用,积极推进沼气综合利用,发展循环农业,全面推广“猪--果(粮、菜、茶)”等生态模式,全力推进全市沼气产业快速发展。累计建户用沼气池36.89万口,占全市宜建农户总数的76.85%

    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一是配套建设“三网”。重点建好路网。坚持“一条路就是一个经济带”,加快黑色油路标美化,园区道路全部实现硬化。推进农村机耕道向田间延伸为生产作业道,方便农业机械进入田间作业,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44%。核心抓好水网。以实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为依托,坚持中小微并举、整修扩齐进、蓄引提结合,配套蓄水池、供排水渠、喷滴灌网等生产设施和景观水利设施建设。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和农户、新村、集镇供水,向农村延伸城镇供水管网。统筹建设田网。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以田型调整和土地平整为重点,持续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整治、土壤改良和田间配套设施综合治理,园区建成高标准农田62万亩。二是统筹建设“三区”。建设优势特色产业示范区。确立以红心猕猴桃、茶叶(烟叶)、木本油料、蔬菜(食用菌)、土鸡五大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建成万亩亿元现代农业园区71个,被省农业厅认定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36个。到2020年,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00个,核心区面积100万亩,辐射带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100万亩,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园区农户人均纯收入1.8万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按照“产村一体”思路,同步提供集中供水、连户道路、庭院美化、污水排治等生活性基础设施服务,融入产业文化、环境文化、感恩文化,充分彰显川北农村生态田园特色和“农家情趣”,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实现园区、社区与农建示范“完美结合”,已建集中居住小区91个,新型农村社区34个,幸福美丽新村1587个。打造了34A级和43A级农业景区。培植具有适度规模的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67个,接待游客120万人次,经营收入21亿元,带动40余万农民受益。建设农村改革示范区。在园区率先推动农村“七权”为重点的产权体制改革,有序规范土地、山林等生产要素流转,把企业、业主、营销组织等市场主体引向园区,把资金、人力、能源等要素配套到园区,推进集约化经营,促进园区居民就地就业、就近城镇化。在农业园区示范带动下,我市成功创建为四川省沼气化市、农产品产地无公害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市。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如还有其它建议和意见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联 系 人:市农业局办公室主任  彭宏

联系电话:3311766

                              广元市农业局

                            2015年812

 

广元市农业局办公室                     2015812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