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8450380/2016-00103 | 公文种类 | 函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局 |
发布日期 | 2016-08-29 | 主题词 |
广农函〔2016〕238号
谭守彬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对您所提建议,我们将在工作中认真吸收采纳。现就有关事项回复如下。
一、关于中药材产业发展背景与前景
一是中药材产业既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又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正如您提到的:在当今世界的绿色康养保健热潮中,中药材以其纯天然性受到热捧。目前,全球约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产品,年交易额近5000亿元,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据测算,到2020年保健品产业规模可达3200亿美元。二是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和中药材产业发展。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年~2030年)》,明确未来15年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的决定》、《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这些都体现了政府对中药材产业的重视和支持。
二、关于我市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有利条件
一是生态优势:广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立体气候明显,昼夜温差较大。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54.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居全省前列,土壤富含锌、硒,且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均远低于国家标准,境内大型工业企业和工业“三废”污染少,是四川和西部地区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低碳农业的优势区域,被四川省认定为全省农产品产地无公害化市和全省第一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我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区,兼有南方温暖、湿润和北方冷凉干燥特点,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和优质药材生产。二是资源优势:我市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全市现有中药材资源2500余种,其中大宗药材327种,自然蕴藏量10万余吨,分属于146科,270属。包括根茎类90个,籽仁果实类74个,全草类50个,花叶类24个,树皮类14个,藤木类16个,菌藻类6个,动物类36个,矿产类4个,加工其它类3个。在我市2000多种中药材中,其中大宗品种357个,常用500个配方品种中,我市占317种,其中杜仲、天麻、川明参、柴胡、瓜壳、苡仁、辛荑花、冬花等为传统优势品种。三是产业优势:全市现有中药材基地乡(镇)68个,总面积80万亩(木本60万亩,草本20万亩),产量7.7万吨,其中,建成科技示范基地4万亩。全市有中药材种植专业户4万余户。全市有近10多万农民着力中药材发展,近100个业主投资开发中药材。旺苍被命名为“全国杜仲生产基地县”和“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杜仲之乡”,苍溪被誉为全国“川明参特产之乡”。青川天麻已通过国家有机农产品认证。“苍溪川明参”、“青川天麻”、“旺苍杜仲”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医药企业18家,2015年实现总产值 34.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7%。四是市场优势:从国际市场看,植物药及其制成品正在快速递增,而我国每年出口中药材制成品远远落后于日本和韩国;从国内市场看,中药具备的药食同源、毒副作用小、治疗慢性病和疑难杂症效果好等优点,列入社保用药目录的中药药品数目将逐渐增加,中药材的需求量将持续增长;从农户种植效益上看,与一般农作物比,中药材生产具有耐干旱、耐瘠薄、抗逆性强、劳动强度小、资源消耗低、商品率高、收益好等特点。
三、关于我市中药材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您提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种养规模小;科技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不足;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政策引导缺位;模式单一,产业链尚未形成”等问题,都是客观存在和亟待解决的。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才导致了我市中药材产业整体实力不强,缺乏知名品牌,产业效益不高,资源优势未能转化成商业优势的现实状况。
四、关于推进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正在做的几项工作
广元是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环境友好型产业是产业发展的首选。新一轮“九广合作”拟重点支持生物医药和中药材产业发展。王菲书记和邹自景市长都就此作了重要批示。市政府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我市突破性发展中药材产业做了具体安排和部署,各项具体工作也正在落实之中。我市委托成都中医药大学编制的《广元市生物医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通过了专家评审。我们相信,只要我市牢牢把握当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乘势而上,发挥优势,出台政策,落实措施,就能把我市中药材产业建成优势特色产业和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市政府正着手如下相关工作:一是拟成立中药材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产业规划、落实扶持政策、搞好生产服务、解决重大问题等重要工作。二是拟将中药材产业纳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并建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生物医药和中药材种植项目的研究开发、药材的规范化种植、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等。三是各级金融、财政、农业、水利、林业、扶贫、卫计等部门从资金、政策、国计民生各角度为中药材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投促、商务、食药、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在招商引资、产品加工、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四是拟成立广元市中药材产业协会和县区分会,形成联系政府、企业、专合组织和联系生产、加工、销售的桥梁和纽带。五是将加快科技攻关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培养和配备中药材管理干部和科技人才,同时为农村培育中药材专业实用技术人才。
我市市县农业部门也将充分履行自身职能职责,做好如下工作:一是依托我市丰富的自然资源,加快主要优势药材品种优质丰产栽培及野生药材人工驯化等技术的科技攻关和应用推广步伐。二是加快中药材良繁体系建设、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监测体系建设,推动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优质化生产。三是把中药材产业纳入农业产业扶持项目。如把中药材基地或园区纳入农业现代园区建设项目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项目;把中药材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纳入新型农业主体培育项目;把中药材种植户纳入农业科技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项目;把中药材纳入农产品粗加工扶持项目;把道地中药材纳入品牌农业打造项目;把中药材市场信息与种植技术纳入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把中药材生产纳入农业政策保险等。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期望您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我们的工作,如还有其它建议和意见,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联 系 人:广元市农业局经作科科长 李永隆
联系电话:13808128871
广元市农业局
2016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