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451266246/2017-08611 | 公文种类 | 函 | 发布机构 | 市旅游发展委 |
发布日期 | 2017-09-26 | 主题词 | 政协 提案 回复 |
(B类)
同意对外公开
王发全委员:
您在市七届政协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广元创建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几点建议》(第147号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对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省委省政府《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治蜀兴川方略,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旅兴市、融合发展”总体思路,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突出全域旅游带动,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目标,市委七届二次全会做出了《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决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确立了发展方向,提出了发展路径。各县区党委政府和市级各部门认真学习领会,统一发展共识,积极响应参与建设,大力推动项目投资,有力地推动了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工作。
一是强化领导,形成合力。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市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工作领导小组,6位市委常委、2位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委、市政府联系副秘书长及市旅游发展委、市卫生计生委等22个市级相关部门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市旅游发展委负责日常事务,强化了全市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县区和市级相关部门相应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工作人员、落实工作责任,做到专人专班推动工作。市委、市政府将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工作纳入了县区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并作为“建设三大主战场”日常督查的重点内容,已经开展了两次全市督查。近期召开了全市旅游安全生产暨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工作推进会,专题听取了各县区上半年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工作进展情况。目前,市县政府、各部门对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工作认识一致、组织有力、推进快速,已经形成了市县部门联动、上下齐心推动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是强化规划引领,构建规划体系。切实加强规划引领,将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工作要求贯穿到全市各级各类规划编制工作中,努力构建规划体系。启动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中心城区控规维护;开展了广元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完成了《广元市“十三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并通过市委常委会审查通过,已由市政府正式发布;大力推进各类专项规划编制,编制完成了低碳智能楼宇小区发展规划、基本生态线保护规划、绿道建设规划、中心城区停车场规划、市城区黑臭水体整治规划、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等规划设计。按照打造城市会客厅要求,启动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域规划、绿色建筑产业园、黑石坡森林公园、红军文化园、蜀道植物园、三江新区核心区宝轮片区策划及概念规划、栖凤湖总体规划、栖凤湖总体规划、大唐利州古城规划、全市充电站和充电桩设计、轨道交通论证等重大规划编制。开展全市7个特色小镇、7个特色传统村落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对县区规划指导,重点对纳入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的15个镇、纳入省“十三五”特色小城镇发展规划的11个镇规划编制进行指导。着力加强规划管理,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正在起草《广元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广元市城乡规划条例》等规划管理条例。全市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规划体系逐步成型。
三是保护资源环境,厚植生态底色。持续推动“绿化全川”广元行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全市今年参加义务植树132.5万人次,植树862.8万株。巩固前一轮82.5万亩退耕地还林成效,完成2016年度新一轮退耕还林造林任务4.6万亩、中央财政造林补贴人工造林9.3万亩,主要栽植了核桃、银杏、桂花、香樟、楠木等木本油料和珍稀树木。召开全市低产低效林改造现场会,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低产低效商品林改造的意见》,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13.2万亩。正在进行2017年度中央财政造林补贴人工造林3.1万亩,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2016年度8.89万亩、2017年度6.1万亩等项目作业设计。全面打响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出台了《广元市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方案》,市县乡三级层层签订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目标责任书,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行动。积极推进“无霾城市”建设,深化城市建筑施工、餐饮油烟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加强文明劝导,推行市城区清明定点文明祭祀。大力推行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秸秆粉碎还田农机具基本采购到位。加快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累计完成主、支管网建设约40公里,清淤25万立方米,新建堤防20公里,完成投资约3.0亿元。推进土壤和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广元市工作方案》即将出台,危险废物基本得到安全处置,辐射安全“零”事故。
四是提升配套服务,完善名市要素。全市交通运输已完成投资27.7亿元,国道108线鸭浮岩至纺织大道工程、国道108线严家湾隧道工程、省道205线上石盘至摆宴坝段等项目已动工建设,预计年底前全面完工。广平高速项目已由北新路桥集团中标,并在6月30日正式动工。苍溪至巴中高速公路、国道212线南山隧道工程等项目已经完成前期工作,预计年底前动工。京昆高速公路广元境段扩容、国道542线广元至巴中界段公路、摆堰坝嘉陵江大桥等项目正在加紧开展各项前期工作。实施了如意湖公园、城市便民公共自行车、水上公园观礼平台、火车站站前广场、蜀道诗歌大道、城市绿道等公共配套工程,完成了南河湿地公园改造、东坝片区人行道、滨河南(北)路人行道、绿化道透水砖以及黑臭水体治理等5个海绵建设项目,满足了市民生活、休闲所需。大力开展旅游接待设施招商活动,以旅游接待设施项目为主编制了生态康养旅游项目投资指南,5月召开项目招商推介会,会上各县区均推介了1个旅游接待设施项目,目前唐家河度假天堂大酒店项目已经签约并启动建设。抓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创建,持续推进市、县、乡、村“四级联创”,建成市级示范乡镇20个,县级示范村40个,全市信息化监管入网信息9万条,200家生产经营主体入驻国家、省级追溯平台,200家农资经营店实现条码、二维码管理,全市乡镇快检农产品达4.8万个。推进广元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与中国电信四川公司签署广元市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合作仪式,项目正按进度实施,预计于9月底可建成投入使用。“智慧广元”重点项目正加快推动,市民政局“广元市智慧民政项目”、市档案局“‘智慧广元’档案信息化建设”等一批重点信息化项目启动建设,人口健康信息化、智慧旅游、智慧园区、电子政务内网等重点信息化项目有序推进建设,推进部门、单位、行业信息基础设施统建和数据资源共享。广元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已经全面完工,目前正在加紧推进目的地综合运营平台和目的地综合体项目建设。依托广元市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启动“一卡通”项目建设,整合现有惠民服务应用,优先整合与市民生活联系紧密的公共服务、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城市服务项目,统一城市服务入口,构建城市服务体系。
五是加快项目投资,做实名市载体。大力推动生态旅游康养项目建设,今年全市共有在建的景区开发、交通配套、旅游商品生产等旅游项目71个,计划年度投在53亿元。坚持“大招商引大项目,大项目促大发展”的工作思路,把生态康养旅游项目作为全市投资促进项目招引的重点,全市储备生态康养旅游类招商引资项目112个,计划总投资1502.47亿元,重点推出生态康养旅游项目25个。积极“走出去”“请进来”进行项目推介洽谈,利用国家、省市展会平台开展招商活动,先后举办2017年广元籍企业家返乡兴业座谈会、2017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广元投资说明会等活动,5月18日,在蜀道三国文化旅游节期间举办了广元市生态康养旅游项目推介会,签约生态康养旅游项目16个、签约金额26.58亿元。今年,全市有到位资金的生态康养旅游项目66个,引进到位资金35 亿元,占全部到位资金的12.38%。新开工生态旅游康养项目17个,到位资金4.8亿元。中青城投昭化古城旅游区项目、华侨城剑门关旅游区项目、广元康养示范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昭化古城国际旅游度假区—女皇故里·女儿国总体规划》通过规委会评审,中青城投、昭化区政府、市政府三方已正式签订投资协议,项目计划总投资270亿元,已于6月8日正式动工。华侨城剑门关旅游区项目计划投资100亿元,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签署项目投资协议。四川广元康养示范产业园已完成招商前期工作,已经正式发布了《招商公告》,正在积极开展项目招商活动。
六是培育产业体系,做强名市支撑。大力推动森林康养标准实施,积极开展森林人家、森林康养基地的评定工作,各县区均在积极制订森林康养产业规划,市林业园林局正在大力开展创建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市工作,上半年森林旅游接待游客450万人次。曾家山已成功创建为中国农业公园。温泉康养产品长期受到游客追捧,天赐温泉、女皇温泉等特色温泉酒店在节假日期间往往爆满,朝天区正在积极推动沙河温泉小镇项目建设。探索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正在推动曾家山西部康养基地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市中医医院颐养院、汤山女皇温泉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体育旅游逐步兴起,召开了四川省体育产业发展战略高峰论坛,唐家河漂流项目仍然是夏季游客青川旅游的必选项目,漫天岭滑草场、剑门关漂流进一步丰富了全市的旅游产品。推进休闲农业发展,依托已建的现代农业园区,推进园区“景区化”建设,建成集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及功能完善配套的休闲农业园区10个,引进和培育从事休闲农业发展的龙头企业5家、专业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牧场)20家。推动生态工业起步,对广元市机电产业园、剑阁普安工业园、青川庄子产业园等新建园区,高标准规划设计,指导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完善区内旅游标识,增加旅游厕所,完善园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园区景区化建设。推进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全市11家单位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全民预防保健,构建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网络。建设中医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指导健康体检机构规范开展中医健康管理业务。推动制定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类规范和标准,制定个性化中医健康干预方案或指南。
七是全面培训学习,宣传提升形象。自市委做出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决定后,市委书记王菲在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闭幕式、全国“两会期间”多次就该项工作进行讲话,阐明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建设目标和重点措施,市委、市政府分管同志也多次就该项工作专题研究,编制印发了实施方案和任务清单,召开了动员大会,明确了责任分工和工作重点,在市内形成了高位推进的工作态势。市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工作领导小组在成都理工大学组织召开了广元市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专题培训班,各县区分管领导、市县两级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共90人参加培训,并到都江堰、眉山、贵州赤水省内外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市州进行了考察学习,在全市上下掀起了学习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知识的热潮。4月5日,在2017年全市旅游工作会上,冯磊副书记、范继跃书记、范学臣副市长出席会议对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通过培训学习、会议部署,在全市上下统一了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认识,坚定了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决心。6月,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举办了2017低碳发展与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中国广元)国际论坛,邀请了国内外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省林业局、省旅游发展委等领导出席会议,对广元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路径进行了研究、探讨。在5月至7月间,由市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在苍溪县、利州区等县区对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工作进行了宣讲,目前宣讲活动仍在进行中。通过大量的宣传发动,在全市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您的提案对广元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吸收应用。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建议,欢迎您对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工作给予长期关注和支持。
2017年9月14日
(联系人:郭志耀,联系电话:13518329492)